緩慢的出招,又緩慢的收招,每一次出招,他都會停下,細細品味感受出招時,力量在皮膚骨骼肌肉乃至血液內的傳遞。
隨著逐漸的練習,崔遠仿佛回到了第一次練拳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他,對拳法興致缺缺,但不得不練,出拳很慢,每一招一式,都是老爹手把手教導他擺正的。
學一招,有的時候要半天,有的時候要一天,有的時候要兩天甚至更久。
崔遠從未見過老爹發火,他仿佛有無窮的耐心,以及無窮的信心。
也正是被這番耐心與信心所感染,崔遠才咬牙堅持學會了這套無名拳法。
招式,是發力方式,是克敵方式,百零八式,涵蓋了對手可能處于的任何姿勢之中。
以往一直練習套路,追求快拳,在開始緩慢練習后,用如此龜速出拳的方式,崔遠終于擺脫了肌肉記憶中的連貫性,畢竟出招收招加一起要一分鐘時間,還能連貫起來就有鬼了。
但身體肌肉對招式的記憶性卻沒有丟,即使一直閉著眼睛,崔遠的練習也絲毫不受影響。
他能感覺到陽光灑落在臉上帶來的溫暖,也能感覺到體內血液的流動,甚至能感覺到腳掌移動落在地上后,地面與腳掌接觸帶來的力量反饋。
練習快招,猶如暴躁之人快速敲擊大鼓,聲音急促刺耳。
練習慢招,猶如山谷溪流間撥弄琴弦,雖許久才有聲音響起,但回音不絕。
重新以正順序練完一整套無名拳法的百零八式之后,稍作停頓,閉著眼睛的崔遠開始反順序繼續出招。
這個時候的他幾乎忘記了外界的一切,忘記了自己身處何處,越是用慢速度出招,他越是能夠體驗到,力在身軀內傳遞的美妙感覺。
反順序確實給他帶來了些許困擾,但很快就不再能夠影響到他,崔遠從未想過,反過來打拳也是如此美妙的體驗。
反順序打完之后,崔遠幾乎不做任何停留,開始隨機出拳,速度依舊緩慢無比。
有的時候出完拳會下意識的接招,崔遠也不會皺一下眉頭,反而隨著心意去做,誰說實戰時,不能打出連環組合套路?
生澀,這是崔遠此刻最真實的感受,以往熟練的拳法,開始拆解之后很生澀。
但肌肉記憶猶在,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隨機練習,生澀感逐漸褪去,崔遠體會到了拆分出招的樂趣。
他腦海里,在面前假想出一個姿勢處于不停變化中的對手,對手的姿勢動作是毫無規律的,所以他的應對招式自然也是毫無規律的。
對手的動作最初也是極其緩慢,所以他的動作也是極其緩慢,但當他隨機出招次數越來越多后,對手的速度開始變快,為了應對,他也只能加快自己隨機出招的速度。
對手的姿勢動作變化越來越快,仿佛從慢走,變成了行走,從行走變成了小跑,從小跑變成了快跑,又變成了疾跑,最后是狂奔,崔遠也是咬緊牙關,不斷的破招拆招應敵。
隨著對手的速度越來越快,他開始還會出錯,但到后來,整個人的手臂快要舞動到肉眼看不清,他內心都清楚,他一直都能追的上,對手有多快,他就可以有多快。
“呼~吸~”
在一招快過一招之中,崔遠發現了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呼吸,如何調整呼吸方式,不用人教,在這個關鍵的階段,他自然而然的領悟到了。
呼吸悠長,一口氣長留,招式即使再快,也能追趕的上。
一口氣吐出,招式變老,防守招式啟動,阻擋進攻,等待下一次的吸氣后,繼續一口氣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