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妮亞猜了幾下,興趣感更濃了,站在前院與后院交匯處很是好奇。
“是一條鱖魚,已經找人弄好了。”
崔遠沒有再逗樂的意思,拎著袋子便是向廚房走去,老媽此刻就在廚房忙活著準備晚餐,他得看晚餐準備的怎么樣了,還沒弄的話,就不用弄多少東西了。
“是鱖魚!好久沒吃過了。”
維妮亞聞言確實有些吃驚,鱖魚可不便宜,一公斤的價格要比里脊肉還高一些,關鍵不如肉那么好買,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她根本都想不起來上次吃鱖魚是什么時候了。
廚房里,崔遠老媽艾琳對于崔遠弄回來一條兩三公斤重的鱖魚也十分詫異,而且鱖魚還是烹飪好的,僅是嗅了嗅魚湯的味道,艾琳就能發現這條魚烹飪的十分入味。
“我還打算給你弄豬蹄湯呢,現在看來這么大一條魚,完全夠咱們三人吃的了,那就先放著明天再弄吧。”
艾琳望著拎著袋子邀功般看向自己的崔遠,忍不住伸出手指在其額頭上點了一下:“什么時候去釣的魚,也不跟我說一聲。”
“就剛剛,運氣真的很不錯,就地在附近的餐館找人烹飪了直接帶回來了,老媽弄點解暑的湯就可以了,晚餐咱們吃魚就行了。”
崔遠解釋了一番鱖魚的來歷,有疏漏,但艾琳沒有細問,不管鱖魚是崔遠釣來的,還是直接買來的,她都非常欣慰。
黃昏到來,細碎的斜陽灑落,最后的余暉即將逝去,而遠星城乃至周邊大多數人類避難營里的,都是在準備晚餐。
活著,就得吃東西。
想吃東西就得努力,這可能是所有生靈在世間最大的牽絆了。
崔遠診所后院的棗樹下,手臂粗的棗樹,葉片不能帶來多少陰涼,但院里因為是泥土地面,所以溫度要比屋內甚至還要涼快一些。
點上一盤驅蟲香,晚餐與對話就此開始。
交談間,崔遠從老媽這里知道周末兩日診所的情況,雖然他不在家,但也對自家診所很上心。
最近遠星居民區可以說是風平浪靜,感染野貓帶來的風波已經消散,絕大多數人以往做什么,現在也做什么,極少有變化。
像幾條街道外的誰家兒媳生了,誰家的兒子和女方定親了,誰家因為瑣事和鄰居吵架了,這些家長里短的蒜皮小事,在晚餐的時候,崔遠都能從老媽這里聽到。
“我打算,在今年遠星一中開始野外實踐的時候報名參加。”
飯間,維妮亞鼓起了很大的勇氣,猶豫了幾次說出自己想了很久才想定的事情。
去年夏天維妮亞從遠星一中結業,但沒能拿到貿易聯盟職業認證,具體哪里欠缺崔遠也不清楚。
貿易聯盟能認證的主流職業多達幾十種,醫師就是其中一種,教師自然也是,其他種種,都能有職業認證徽章,代表其在某方面某領域有專長。
因為崔家診所很早就開辦了,維妮亞也是在小時候就對醫生這一職業很崇拜,所以這些年間,自然而然的升起了拿到醫師職業認證徽章的想法。
但這種需要大量病人輔助才能獲取經驗的職業很難拿到職業徽章,維妮亞就是如此,即使有崔家診所在,她時常來幫忙,依舊沒能在正常結業的時候拿到醫師徽章。
如果拿護士徽章的話倒是可以,但維妮亞不甘心,護士徽章此生也不能主刀望診治療,只能打打下手照顧病人。
結業這近一年間,維妮亞從原本周六周末前來學習變成了風雨無阻每日必來,如果不趁早學習到寶貴的經驗,等她再大幾歲,與遠星一中的關系淡薄了,更難從那里拿到貿易聯盟認證徽章。
正常情況下,即使從學校結業,三年內學生依舊還和學校有一絲聯系,并不是結業了就和學校徹底無關了。
就像維妮亞現在說的那樣,她有辦法參加正常結業學員才能參加的野外實踐。
以往應屆學員中,也會有結業一兩年的學員陪同,共同接受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