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咱們向西進發吧,已經繞過遠星城輻射土地了,目的地還是遴選城?”
維克多有抽煙的習慣,不過幾次摸煙都沒抽,而是拿著一根放在鼻子下面嗅著,半包煙,撐不了多久。
“遴選城最好,真遇到中意的大型避難營,留下也未嘗不可。”
崔遠坐在車頭上,雙手抱頭后仰,望著天空的星星出神。
“第一次離開避難營,感覺怎么樣?”
維克多最終還是點燃了一根煙,一天一根他覺得能堅持一周多。
“很新奇,但新奇過后就感覺有些迷茫無措,不知該怎么才能在這片曠野中活下去。”
“很正常,當年大家從南印洲逃到北方大陸的時候,這里有人煙的地方也很少,那個時候完全就是誰先占領一塊土地誰就是土地的主人,相互之間在經歷過初期的和平期后都是相互競爭摩擦,乃至發生沖突,那個時候的曠野,要比現在更加危險。”
“野外生活的避難營,到底是個什么情況,舅舅你給我說一下。”
崔遠想到這里來了興致,他一直都沒忘記組建一個屬于自己的避難營的想法,雖然淡了很多,但他想提前了解一下。
“避難營啊,從名字你也能聽出來,都是一群無處可去的人抱團取暖建立起來的,就像咱們這樣的隊伍,那個時候只能依靠自己,連輛車也沒有,也不要指望能去別的避難營尋求幫助。
初期建立的避難營很多都沒有堅持多久就垮了,冬季是最難熬的,因為食物短缺,天寒地凍。
到了后面自由貿易聯盟建立,開始扶持遴選城周邊的避難營,其他從遴選城走出來的人有學有樣,后來避難營就正式許多了。
沒有能帶領大家活下去的人領導,這樣的避難營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你想知道那些避難營的日常生活么?
我把我見過的一些給你說一下,你就明白了。
正常幾十上百人的避難營是最常見的,因為人數少,更加適合抱團取暖,相互之間熟悉了之后也不會有太大的矛盾。
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開拓曠野的土地,種植作物,驅趕狩獵避難營周圍的野獸,開拓的土地有多大,避難營的真正領域就有多大。
一旦能夠堅持過第一個冬天,這些避難營就算站穩腳跟了,第二年基本都會迎來一次豐收。
外來經過人員有時候也會選擇加入其中,逐漸壯大這處避難營,變成幾百人,千人,乃至萬人都有可能,完全就看領導者的手腕,以及避難營周邊土地面積是否適合發展。
農耕一般都是避難營的首選,但有的避難營靠近礦場、森林,就能發展起來工業這種第二產業,比如冶煉金屬、制造家具與建筑材料售賣,乃至直接打造出武器出來。
像遠星城這樣的大型城市,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夠建設起來的,成千上萬人一起努力,才能建設起來這么一個巨大的城市,各方面各領域的人才都不能短缺,像遠星城這樣的地方,整個自由貿易聯盟也不到十個。”
維克多詳細的描述了崔遠最想知道的那些和避難營有關的事情,這些東西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只有親身經歷,或從他人口中聽聞到,才能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