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家將會在這片土地上種植作物與水果,不過一些腰身粗的大樹倒是可以保存下來,無論是充當風景還是避免水土流失,樹木還是要保留一些的。
日頭逐漸高升,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崔遠回頭看去,營地中央的十棟房屋依舊看的清楚。
他們還沒前行兩百米遠,就這樣也砍掉了幾百叢灌木和數百棵小樹。
后面負責清理雜草的其他人推進的速度更慢,連五十米都沒清理完畢。
看向前方又看向四周,崔遠估算,以營地現有人口,完成對營地東、南兩方的清理工作需要持續半個月左右,最少也需要十天。
而十天后土地耕犁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一直到過冬之前,大家都別想閑著。
累雖累,但所有人都是在勤懇的清理即將要耕作的土地。
對于平民而來,土地就代表糧食,代表能收獲作物填飽肚子。
無論在哪里,平民伺候土地與作物都是常態,是不超脫成為職業者就無法擺脫的命運。
在砍伐灌木和小樹時,發現漿果或野菜可能是最提神的了。
一旦發現漿果,大家就會小心的將漿果整株連帶附近的泥土挖掘出來,然后帶回營地,種植到十棟房屋周圍的空地上,營地中有三口水井,澆灌的事情短時間不用擔心。
到了秋天,最后一批成長出來的漿果將會在成熟之后內部結出漿果種子。
如果在野外,這些漿果種子將會被動物或鳥類吃下,帶到遠方重新回歸到大地上,待到來年春天,漿果種子便會發芽生長。
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漿果的命運一直在枯榮之中循環。
明日大陸人工培育漿果的歷史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對于如何收獲漿果種子保存到來年春天,平民大多數都掌握。
漿果對水分的需求比較大,對土地的營養需求較少,即使是災年依舊能碩果累累,不知多少平民是靠漿果才維持住生命的。
“已經有五十株漿果了,等到來年春天,一畝的漿果園是肯定有的了,果然開始開荒才能有這樣的收獲。”
聽著平民們討論的內容,崔遠露出微笑,有希望才有動力,對人對營地而言都是如此。
接下來的幾日,完成了對營地東、南小樹與灌木的砍伐,崔遠也加入到了清理雜草的工作之中。
不過和平民不同,他在每日閑暇時間也沒閑著,依舊會擁有卡和職業徽章在網絡上與其他職業者進行聯絡。
營地建立的第八天。
八月三十號,一大早崔遠和維克多便是出發離開了營地,平民在早上沒有看到兩人,詢問了之后才知道,維克多和崔遠在為能給營地帶來財富的兩種新產品,以及租賃耕耘土地的機器而奔波。
在沒有汽車的時候,自行車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崔遠很享受騎車的悠閑時光。
八天時間,崔遠曬黑了不少,畢竟一整個白天都在大太陽下忙碌,營地其他人也和他差不多,連一向沒怎么出過力的維妮亞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