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眾人的震驚,葉修嘆了口氣,原來葉玉當年離開葉家,與那木族青年四處游歷,原本身上帶的錢財不多,在游歷時也獵殺妖獸作為收入,兩人都是天才,修為不低,獵殺的妖獸自然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后來幾年中生活倒也不錯,直到前年時間,葉玉發現了自己有了身孕,于是木族青年堅持不讓葉玉去和他獵殺妖獸,但是他們沒有積蓄,因為兩個人從小的生活富裕,兩人根本就不懂得節儉,而且珍稀妖獸價值很高,而葉玉當年身為葉家族長有很多方法獲得錢財,但是葉玉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獲得的錢并不是很多,唯有獵殺妖獸獲得錢才能讓兩人花,只靠一人去獵殺的妖獸沒有以前那么珍惜,收益也自然降低了,再加上他們害怕路途奔波對孩子不好,便定居下來,但妖獸可是會奔走的,這樣一來收益就更加低了,接著兩人的日子變的拮據了許多,而那木族青年每天都在為了錢財奔波,脾氣也越來越暴躁,開始經常吼葉玉,葉玉也是天之驕女怎會受這氣,于是也和他吵了起來,后來也成了生活的主調。
多么可笑,兩人在當初寧愿要離開家族和族群向往的生活,如今卻成了他們最不愿意面對的生活,就這樣,在葉玉快要生了最后一個月的時候,木族青年再也受不了了,開始向家族主動暴露自己的行蹤,原來木族一直在觀察他們,但是也從來沒有暴露自己,就是在青年堅持不住的時候,他們再出現。
而青年不知道,他只知道,他一找到木族族人,木族族人給了他許多錢財,然后帶他吃了這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頓飯,然后有人前呼后擁,有人恭謙的向他打招呼……一切就因為他是木族嫡長子而改變,接著他又被告知,這些東西是看在往昔的情面所給予的,他們也要很快離開了,木族族長快要不行了,而木族族長另有人繼承,那些人還告訴他,木族族長說他既然想去追求他認為的幸福,那他也就與木族沒有關系了,他不會再是木族的嫡長子,這當然是在騙他。
那青年信以為真,開始嚎啕大哭,說自己后悔了,自己愿意回去繼承木族族長,被生活的壓迫,和木族的錦衣玉食的改變,讓他背叛了愛情,當晚直接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些錢財離開了,信中說會回來接她的,葉玉在分娩的時候,孤苦伶仃,她永遠忘不了那一個痛苦而又孤獨的夜晚,哀聲凄凄,原本她想輕生,但看到剛剛出生的孩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世間感情,抵不過物質虛榮,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君當做磐石,磐石可轉移。
剛剛生下孩子的葉玉有一個月的虛弱期,實力大減,而自己又沒有辦法獲取錢財,在一個又一個夜晚,葉玉抱著餓的直哭的孩子,身上也因饑餓沒有一點乳汁可以給孩子吃,苦苦支撐一個月后,葉玉恢復了自己的實力,日子也開始好起來了,而木族青年依舊沒有音訊,她不是沒有想過尋求葉家的幫助,在她的努力經營下,葉家的產業遍布九州,而她曾經身為葉家的當家人自然對家族產業的位置了如指掌,但是她每每想到因為自己的任性,自己的父親……她不后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因為她度過了一段最快樂的時光,恨只恨當初心托負心之人,悔只悔自己有眼無珠。
日子一天天過去,而自己的女兒也在慢慢長大,可是這種居無定所,隱姓埋名的生活,就感覺像是過街老鼠一樣見不得光,自己能夠這樣一輩子,而自己的女兒有怎么能夠這樣呢,那個母親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呢?
于是她找到了當地葉家的據點,拿著葉家的信物,一塊葉子形狀的綠色璞玉,這塊玉,即使在葉玉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賣掉它,她心中一直把葉家當做她的家,這個玉上面刻著一個玉字,代表著葉玉的身份,而這個身份讓葉玉和她的孩子吃到了這一年的最好的食物,看到自己的女兒狼吞虎咽的樣子,哽咽了起來。
自己的女兒已經兩歲了,當看到女兒吃的這么香的時候葉玉有些動搖的固執的心就下決定回到葉家,女兒見到母親在哭便緊張地說:“娘,吃,很好吃。”說著用稚嫩的小手遞過來一個雞腿,看到女兒嘴上沾滿飯粒,手上握著雞腿,滿臉幸福的樣子,而又那么懂事,自己便哭成一個淚人,“我吃我吃。”結果女兒手中的雞腿,吃的時候特別咸,不知道是這個雞腿本來做的咸,還是摻雜著自己的眼淚變咸。她決定,哪怕用自己的生命,也要祈求葉家的原諒,自己是葉家的罪人,但自己的女兒是無辜的。
聽了一會,葉皓辰也很動容,可憐,可悲,可嘆,并且自己的父親想要著力保自己的大姐,這件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啊,葉玉的名字在葉家已經成了一個禁忌,但自己和父親覺得葉玉沒有做錯。
“大姐當年那件事大家都難以接受啊!”墨曉夢擔心的說道。
“哎,至少讓她的孩子回到葉家,孩子是無辜的。”葉修無奈的說。
“想當年許多老一輩的孩子在那一戰死去,這個孩子更加棘手啊,就算回到葉家,哎……”奶娘說道,當年許多青年也是奶娘帶大的,奶娘也十分傷心。
“就算是不做這個族長的位置,我也要保這個孩子。”葉修堅定的說,他永遠忘不掉自己的大姐抱著他哭的肝腸寸斷,那永遠堅強抗在前面的大姐將自己脆弱一面展現在了她的弟弟面前。
“既然這樣,那不如讓那女孩做辰兒的童養媳,這就有了一層身份回到葉家?”墨曉夢建議到。
在葉家只要是嫡長子,就至少要娶三個夫人,就拿葉修來說,大夫人是墨家的長女,這是必要的聯姻,用來穩固葉家與墨家的情意,墨家與葉家已經同氣連枝上千年了,已經成為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