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凡間一童子,入得仙道求逍遙。
興之所起心所向,不做所謂第一人。
……
“道可道,非常道…”太虛宮中,一白須老者靜坐蒲團之上,雙目微閉,口頌道門典籍。
“道可道,非常道…”一年輕童子搖頭晃腦跟讀。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非常名…”
童子又跟著誦讀了一句。
只是到了這,卻見老者睜開微閉的雙目,看了一眼童子,淡淡說道:“小兒,你的心又亂了,心若不靜,縱使口念千遍萬遍無上玄妙,又有何用?”
童子聞言,端正的坐姿頓時一松,無力地癱軟在蒲團上。
“師父,這篇文章,我入門多久就讀了多久了,每天如此,好生無聊呀。”童子有氣無力,懶洋洋地抱怨。
老者聞言,不滿地說道:“果真是無知小兒,這是我道門的無上名章,能悟得其中一二,便受用無窮,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童子撇嘴,不以為意,道門的道德經都已經爛大街了,自己在凡俗時,誰不是信口張來就能背上幾句,也沒聽說有人從中修得無上真法。
老者明顯也是知道童子的內心所想,嘆了一口氣。
心中無道,念中無感,便是盛世名典在前,又有幾個人能讀懂其中真意,感悟其中真理。
“靜下心來,用心感悟其中真意,你天資不凡,假以時日,便是做那整合道門的魁首也可盼得。”老者語重心長,言語之間將畢生的心愿寄托在童子身上。
天下原本道為首,可自從道門領袖玄天策離開后,再無可一力承擔道門大任的人出現,道門分裂,除本就存在的三清三大支脈,更是分裂出無數小支脈。
道門分裂,儒門佛門卻是興盛依舊,道門再不復三道之首之強盛,地位岌岌可危。
看了一眼老者,童子笑著說道:“我本凡間一童子,入得仙道求逍遙。興之所起心所向,不做所謂第一人。”
老者愕然,隨后就自嘲地笑了,多年修道,竟然還不如一皆童子深得道門真諦,確實是自己執著了。
這般想著又是看向童子。
內心贊道:“果真不凡,修道先修心,此子之心性已經暗合道門至高真妙。”
“也罷,你的心性,已經無須再讀此道德經,英果類先賢。”
童子聞言大喜,“謝謝師父。”
“師父,既然不讀道德經了,那今天我們干什么?”高興了一會,童子開口問到。
老者輕撫了一下胡須,思考了一下,“既然都已經開始學道了,自然不能對修行界一無所知。今日,便與你講講修行界大局,如何?”
“好,這有意思,弟子洗耳恭聽。”童子興奮,趕忙端正姿勢,側耳傾聽。
老者滿意地點了點頭,口中開始娓娓道來,“世有兩界,其一……”
世有兩界,一為凡,二為魔。
凡界地域寬廣,可知之地分九洲四海,其中,有道釋儒三教并行在前,又有百家爭鳴其后,童子與老者所在即為道門,道門與佛門儒門同為凡界主角,三教彼此爭斗不休,又一致對外。
魔界地域之深不可量,天無日月,地無山河,照之以九洲斜陽,壘之以尸體骸骨,是真正的恐怖之地,無可匹敵的傳說皆傳于此,未知的傳說也隱藏其中,沒人知道魔界中到底藏了多少的恐怖和未知。
“魔界?師父言三教一致排外,所排斥者就是魔界嗎?”童子發言問到。
“不錯,魔之喜怒不可揣度,惡者多,善者少,未開智的魔物更無善可言,魔,是凡界公認的外敵。”
“魔很厲害嗎?”童子眨了眨雙眼。
看了童子一眼,老者神色苦楚,“真正的魔之大者,凡界能敵者甚少,甚至…無可匹敵…”
童子吃了一驚,魔居然那么厲害嗎?那我修真為何?到最后,也不會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逍遙不是嗎?受限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