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遇到史進,心里非常開心。
他前生看水滸時,對史進印象很深。
知道他是王進的徒弟。
生性耿直、敢作敢為,是一條頂天立地的好漢。
是與武松、魯智深、林沖一樣,讓吳用在前生,非常敬佩的人物。
現在,除了前面晁蓋、公孫勝、武松、王進那些好漢外,現在又結識了史進,為自己日后上梁山,舉義旗,創建偉業,又多了一個助手,多添了一份力量。
心里自是非常興奮!
而史進自從離開華陰縣史家村,前往東京尋找師傅王進后,一路上就聽了很多吳用的傳聞。
吳用在“詩詞會”上,一日成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
除了詩詞會的事,還傳頌著許多吳用為人仗義,挺身而出,替人打抱不平的故事。
有真的,有夸大的,也有江湖上對吳用敬仰之人,自己編造的故事。
把吳用說成是一個才華蓋世、仗義疏財、義薄云天的大英雄。
江湖上人人敬仰,都想找機會結識他。
所以,史進剛才一聽吳用大名,立刻跪拜在地。
連稱三生有幸。
二人邊喝邊聊,很是投緣。
吳用故意問史進,為什么會來濟南府?
史進告訴吳用,自己到東京尋找師傅王進,沒有找到,卻認識了一位好漢魯達,魯提轄。
魯提轄告訴他,山東地界練武之人甚多,是出好漢多豪杰的地方,王進是練武之人,可能會前往山東謀生。
所以,史進便一路往山東來,今日剛到濟南府,沒想到卻在酒店遇到吳用。
吳用心里暗道:“這魯提轄倒成了魯半仙了,說的是很準。”
吳用想到這里,便對史進道:“史進兄弟真是個仗義之人,這一路下來,定是吃了不少苦。”
史進笑道:“只要能找到師傅,吃再多苦,也無妨!”
吳用道:“史進兄弟,實不相瞞,你師傅王進,前幾日還與我在一起,干一件驚動官府的事。”
史進聞言,起身大叫:“哥哥,此話當真?”
吳用連忙讓史進坐下,并小聲將這幾天與晁蓋、王進等人,一起往清河縣救人,殺官兵,在鄆城縣大鬧縣衙,殺縣令的事情,告訴了史進。
史進聽后,楞了半晌。
“痛快!”
許久,才一拍桌子,大叫道。
隨后,連忙問吳用,王進現在在何處?
吳用如實告訴他,現在在晁蓋莊上。
吳用知道,史進是一位重情重義,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熱血漢子。
但又不像武松那么莽撞、容易沖動,是個既可以交心,又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才。
日后,欲成大事,史進,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作為自己倚重之人。
將他發展成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
于是,吳用便推心置腹的,對他說出自己心中的擔憂。
指出目前朝廷腐敗,貪官污吏橫行,金兵不斷南下侵犯,朝廷卻不思抵抗,國家危難在即。
但沒有將金兵不久會攻陷東京,發生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的事情告訴他。
只將自己心中的宏偉大志,簡單的與他說了一下。
并問史進,日后是否愿意與他,同舉義旗,共謀大事?
史進聽后,對吳用無比敬仰。
佩服得五體投地。
史進告訴吳用,自己從今日起,誓死跟隨吳用,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吳用說自己先與晁蓋、王進等人分別,欲前往各處游歷,向多結識各路英雄豪杰。
然后,等時機成熟,再回去招集晁蓋、王進、武松等人,一起上梁山,共舉義旗。
吳用讓史進與他一道游歷,待一段時間后,再回鄆城縣,與晁蓋、王進等人相會。
史進想,王進已在晁蓋處安頓,生活無憂,自己心里也已經無所顧慮。
加上與吳用意氣相投,敬佩吳用的志向與才華,便欣然答應。
“好,史進兄弟,哥哥再敬你一碗!”
吳用開心的拿起大碗,與史進同時一飲而盡。
二人義氣相投,決定
此刻,從外面又走進一波人。
大喊大叫著,讓小二快上酒上肉。
個個聲如洪雷。
吳用和史進二人,便不再談論那些事。
二人繼續喝自己的酒,連頭都沒有抬。
剛進來的幾個人,正在興頭上,從一進門,就嚷叫個不停。
吳用和史進,從對方的談話中了解到,這幾個人,是剛剛陪著他們的師傅,去參加完擂臺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