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疑惑地問到:“難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成你們還有親人在外面?不可能吧?”
張小海反問:“怎么就不可能了?”
大黃指著這片天地,說:“有這么好的桃源世界,誰還會出去啊?”
眾人哈哈大笑,說:“那你以為這么好的生活,是如何來的?”
大黃不解,問:“這個秘境難道不是上古時候就建造出來的?”
張小海回答:“建造秘境確實難,但更難的是維護。”
大黃想了想,說:“我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也趴在私塾外面聽了不少課。
我曾經聽教書先生說過一個詞:生態系統。先生說一個人族城池就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吃喝拉撒,皆來源于城池,也復歸于城池。
我看,桃源秘境比外面的那些城市相比,一個在地獄,一個在仙境。
如此美好的秘境,肯定也是一個完整生態系統。既然叫做‘秘境’,肯定藏得很好,一般情況下找不到的。
大家吃喝拉撒都能自給自足,又能避免外面俗世的紛擾。如此秘境,躲在暗夜,自成一統,還需要怎樣維護呢?”
張小海指著天上的太陽,說:“多的不用說,只說那玩意又不是真正的太陽,沒有能量,它如何能發光發熱?”
大黃心中算了一下,這“太陽”已經亮了幾萬年的時間了,無論它消耗的是什么東西,累計下來,確實是一個天文數字。
張小海繼續說:“用上古的一句話來說: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你所看見的桃源世界美好的生活,那是桃源人一代代人有性命堆積出來的。
在桃源,每個孩子長到十八歲后,都要經過篩選。合格以后,就能夠得到升入桃源宮修煉的機會,然后就離開桃源,到外面的世界打拼。”
大黃抬頭了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又看了看懸浮在空中的桃源宮,說:“誰會愿意出去冒險呢?如果能選擇,肯定都選擇留在桃源。”
眾人哈哈大笑,說:“錯了,錯了。”
“只有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才留在桃源。能有本事的,誰不愿意出去?”
大黃感覺奇怪了:“外面的世界又黑暗,又危險。我不信會有人真的愿意出去。”
張小海指著圍在外面的小孩子,說:“如果都是自私自利之人,那么秘境早都毀滅了。對我們而言,能為大眾服務,能為秘境出力,那是最大的榮幸。
不信,你問他們。”
小孩子們拍著胸脯,嘰嘰喳喳表態,一個個聲音稚嫩,說:“我長大后也要做一名優秀的桃源戰士,守護我們的家園。”
“我的理想就是當戰士,像我哥哥那樣做一個大英雄。”
……
大黃明白了,他們生于安樂,卻不沉迷于安樂。
人人都在追求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的靜好世界,可生活在這個世界里的人的理想卻是走出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深愛。
大黃突然想通一個事:桃源秘境,不僅僅是為人族在暗夜中開辟一個世外桃源,也不僅僅是為了延續人族的薪火不滅。
它,還為上古保留了許許多多的種子:包括各種植物的種子,也包括信念、品行、精神的種子。
大黃又搖搖頭,他覺得他還是沒有想對。
英雄,不只出自桃源。
人族,自古以來不乏敗類,但也不缺民族的脊梁。
桃源內的人族如此,桃源外的人族,亦然。
這就是人族。
或者說,華夏人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