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片綠油油的菜田之后有一座小山,相傳很久以前,有一條邪惡黃龍在此霍亂人間,有位絕頂強者破空而來,與黃龍大戰三日之久,最后黃龍不敵,死后化作巨石,故此名喚黃龍山,聽著高聳巍峨,比起天下有名的巍峨高山都要豪氣三分,外地人看來,一座三十丈不到的小破山頭而已,估摸著也是鄉下人沒見過外面的高聳山林才給自家山頭取了個這么個響當當的名字。
正值七月末,作為整個大明帝國最北部州郡的江州來說,夏季已到了盡頭,但是余溫依然猶在,好在山間溪流縱橫交錯,使得整個黃龍山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許多村里孩子都喜歡來山上玩耍。
山頂處,有一片碩大的柳樹林,偶爾有鳥兒飛進飛出,有一少年在此砍柴,看樣子約莫**歲,少年身體消瘦,皮膚黝黑,整張臉上多是泥土,還有一道淺淺的傷口,想必應該是砍柴時候不小心劃到的,腳下旁邊有兩捆樹干粗細捆起來的柳樹樹枝,還有一堆沒有捆起來的樹枝散落在一旁,斧子在少年手上左右飛舞,甚是熟練,甚至不亞于一個常年勞作的成年人,手上厚厚的老繭,要不是仍然能看出這孩子才**歲,誰能想到這滿是老繭的手是一個孩子的,沒有個兩三年根本不可能這樣。
村里有十幾個這個年紀的孩子,家境好點的,一般送到鎮里的學校學習,差點的也是在村里那個的熱心腸的老書生在免費教書識字,家里大人大多數也識趣給老書生送點自己家種的地瓜土豆之類的,畢竟地瓜土豆這類淳樸糧食不管在哪個村子都是硬通貨,也都能拿得出手,過節過年甚至還能給上一條從山上池塘撈出來的魚,但是像石曉龍這樣這個年紀還沒有上學的孩子還真沒有,雖然沒上過學,但是教養卻極好,每次路上見到村里人都會熱絡的喊上一句叔叔嬸子或者大爺大媽然后行個禮,村里人都說那老石瘸子能養出這樣一個孩子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左右飛舞了一會,天色已近黃昏,太陽已經開始漸漸沒入遠山,石曉龍看了眼天色,知道該回去了,將斧子別在腰間褲帶之上,滿是滿是污垢的老繭小手隨手擦了擦汗水,本來已經滿是泥濘的臉上更是又臟了一分,掏出一根成年人手指頭粗細的繩子,滿笑容在滿是灰塵泥土的臉上顯得天真無邪,三下五除二的開始收斂地上的散亂樹枝,然后熟練的捆綁起來,將三捆柳樹枝背在消瘦的背上,成捆的樹枝立起來都比孩子高出半個頭,粗細都快趕上孩子腰粗了,這孩子竟然背了三捆這樣的樹枝,連成年人背著都有些吃力啊,更別說要從山頂背到山腳下的村子了啊,不知道旁人看了會如何感想。
石曉龍步履蹣跚,走在那下山的青石小路上,步伐穩重而且堅定。
下山的路不算長,滿山的樹木下面怪石林立,各種雜草野花夾雜在怪石中間,村子里的孩子也常常在石頭上面乘涼,臨近傍晚,山上也只有石曉龍自己默默步履蹣跚的下山,他也習慣了,這個年紀的孩子也沒有人原意每天跟他一起上山砍柴,起初村長孫子方陽陪他砍過兩天,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僅僅認真砍了兩天而已,就不知道跑到哪里撒潑打滾去了,好在山里沒啥兇猛的動物,要不然村長也不可能讓方陽隨便上山。
地處大明帝國最北部的江州,常年氣候清涼潮濕,只有夏季還算鳥語花香,但是短暫,也僅僅三個月而已,入秋之后僅僅兩個月,整座山就要開始被霜凍覆蓋,再過倆月,各種小雪大學也該不間斷的來了。
突然,一只猴子從怪石中間竄了出來,在這座除了風吹樹葉要不就是飛鳥落樹的聲音,這只猴子突然的出現,嚇的石曉龍一個踉蹌,背上的柳枝捆差點沒散落再地,緊接著一個小男孩也跟著來了跳了過來,站在了石小龍面前插著腰,仰起頭,看到石曉龍的窘迫樣子,咧嘴看著石曉龍,露出嘴里兩排小白牙,
“看到沒,這是我的新朋友,名字叫小黃,它可比你強多了,沒事還能給我上樹摘果子吃”
石曉龍眼前的這個跳脫小男孩顯然就是那村長孫兒方陽了。
方陽是石曉龍一起玩到大最好的三個朋友之一,方陽調皮搗蛋的性子可惹了不少貨,但是每次村長都笑呵呵的撫摸方陽的小腦袋說沒事,沒事,那可真是村長的掌上寶啊!
村長兒子叫方大,所以以前方陽一直叫方小,據說前年老村長到鎮里給自個孫兒找了個算命瞎子算算以后能不能有大出息,結果算命瞎子要了生辰八字之后,當場就說“此子貴不可言,貴不可言”老村長本來滿是皺紋的臉,當時是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想問問怎么個貴不可言,結果那瞎子連忙又說“天機不可泄露,不可泄露”老村長也不敢多問,當即就拍在案子上十個大銅靈幣,屁顛屁顛的回村就找到村里那位最有學問且桃李整個村子孩子的老書生,要老書生給起個名字,老書生故作深思的沉吟了一會,當即緩緩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