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藝術家來自德國。
第三個藝術家。
藝術家面前放著一只外觀精美的巧克力盒子,他在桌子上鋪好一張白紙,將這只盒子打開,無數細小的沙粒流出來,在白紙上越堆越高。藝術家看了一眼小沙丘的模型,又看了一眼周圍的人,目光里面充滿期待,也許他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剛才的行為藝術。藝術家將空盒子放在面前,蓋子放在旁邊,盒子里面的黑暗一覽無遺。藝術家拿過來麥克風試了試聲音,開始演講。
我們今天的生活與昨天有什么明顯的區別,大家有什么樣的感受,是否發現我們的世界正在發生本質的改變。大家都已經看見桌子上面的細沙粒,這就是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切割成無數碎片,我們不再有完整的時間。無論今天還是昨天,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沙粒,不同的是昨天我們還是一面水泥墻上固定的沙粒,今天變成一堆散沙,每個人都失去方向,每個人都有無數可能發生改變的機會。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每一粒細沙都是獨立的個體,表面上看去沙丘很壯觀,可是從來沒有凝結每一粒沙的力量。四分五裂的細沙只能更渺小,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就是這樣的生活,沒有單位,沒有集體的捆綁,似乎是很自由,其實不是這樣,他被自己的脆弱每時每刻都緊緊地捆綁著,只是這是一條看不見的繩子。你可以想像無數個國家無數座城市那些坐在電腦前面的人,通過互聯網的鏈接,成千上萬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是不是很像這個小沙丘,每個人在自己的房間里面寂寞冷清,是不是很像一粒
(本章未完,請翻頁)
細沙。這樣的生活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漸漸成為習慣,習慣以后就以為這是生活本來的樣子。未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呢?當世紀嬰兒長大以后,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人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網絡空間,他們會將電腦這臺智能化的機器當做隨身伴侶,寧可相信虛擬世界里面的騙子,也不會相信現實之中的朋友。每個人都會擁有雙重生活,分裂人格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在網絡世界里面去做魔鬼,在現實叢林里面去做羔羊,無論在哪個空間都找不到天使的影子。我們的人造世界將會遍布這顆星球,每個人的生活就像是一場電影,從來都不知道劇情發展的方向,甚至不知道何時結束。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個世界是一只漂亮的裝滿糖果的盒子,打開以后卻是倍加失望,只有空空蕩蕩的黑暗,越來越多的人墜入黑暗里面,就像是無數細沙裝滿這只盒子。
藝術家面前堆積的小沙丘成為極有象征意義的作品,每一粒細沙是否感到榮幸,這些細沙來自何方,又會去向哪里?人生本來就是一只黑暗的盒子,只是在幻覺之中看到光,這束光照亮的空間就是短暫地歡樂,沒有人能夠將這束光緊緊握在手里面。對藝術家而言,那只精美的巧克力盒子就是童年的記憶,就是這個世界的童話,藝術家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這個藝術家來自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