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長》里方別就是個打醬油的,劉芒去問他啥他都說“按你們來就行”。
結果劉芒一拍起電影來就完全變了一個人,每個鏡頭他們都要拍最少十遍才能勉強讓劉芒滿意。
別說天天吵架了,他們差點兒都打起來過。
現在這部《光的影》倒是簡單,只要按照分鏡稿拍就是了。
連鏡頭位置都不用變。
但方別的分鏡畫的太熱血太華麗了,結果就是有的地方他用的是比較抽象的畫法來表達內核。
但分鏡稿畢竟不是漫畫,里面沒有氣泡文字。
所以他們現在難住了。
劉芒攤開分鏡稿,四個人蹲一圈圍著看。
他指著上面那個老音像店抽象的背景:“這個怎么搞?”
按照劇本上說的,幾個人都猜到了這個應該是燃燒的火焰。
但方別畫的太抽象了。
其實也不是抽象,而是藝術。
那一格中還是小孩子的吉良和陳清懷里抱著東西正朝外跑,而畫的十分立體的火焰在中間將兩人隔開。
吉良背后的火焰中是個抽象又模糊的人形生物,若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到那個人形腦袋上有兩支豎起來的角。
而陳清背后則沒有火焰,而是一道影子。
影子臉上則是一個一半笑容一半哭泣的小丑面具。
問題就在這里了,劉芒他們不確定電影到底要不要這么來。
畢竟分鏡是一格一格的,而電影是會動的。
他們討論的是這個鏡頭到底是分成兩個鏡頭來拍,還是合到一起。
合到一起的話,這個火焰跟影子在后期特效中又該怎么做。
畢竟沒道理同一個鏡頭里一個人背后有火而另一個人背后沒有吧?
可他們都看過完整劇本,也知道這里是方別劇本中留下的一個隱喻和伏筆。
在這時候他們倆都已經覺醒了超能力。
而吉良背后的火焰還有個隱喻,這代表著他善良的一面從這里開始已經被吞噬了。
而陳清背后的空白和影子則表示他一半是善一半是惡,那個影子臉上那抽象的笑臉哭泣小丑表情也是這個意思。
四人討論半天,也沒討論出個結果。
最后還是潘曉提出一個建議:“為什么不問問方導呢?”
............
方別正裹著軍大衣縮在椅子上目不斜視地看著前方。
他在發呆。
旁邊吉良吉影跟陳永仁還有劉建明聊的正嗨。
他們其實今天沒戲,但吉良吉影跟劉建明以前都沒接觸過這么龐大的劇組,而且他們也算是戲份很重。
陳永仁更是沒有拍電影的經驗,所以他們看什么都覺得新鮮,而且他們也想給劇組的大家留下個好印象。
這時候劉芒四人走了過來:
“方導,這個鏡頭我們有點兒分歧,你能指導一下我們不?”
看看,多會說話!
而且還知道在片場要喊“方導”。
方別回過神,看了眼劉芒指著的那個分鏡,隨意道:“我還以為什么呢,這是‘替身’啊。”
幾人一愣:“替身?什么替身?”
難道這店里燒死的不止一個人?
不應該啊......劇本上說確實這里只死了店老板來著。
方別微微一笑:“‘替身’,就是‘替身使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