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鍵盤俠并非吐槽盜版讀者,畢竟他們也看不到這個(手動狗頭))
《鍵盤俠》這個節目在網上倒也沒引起什么太大的爭議。
不是說討論和熱度不高,怎么說呢,這節目剛結束就在微博熱搜登上了前五的位置。
這說明它的熱度還挺高。
之所以才第五,那是因為前面都已經被其他節目占領了。
沒錯,都是這屆春晚上的節目。
《亂武春秋》。
《近景魔術》。
《黃種人》。
《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就是包攬熱搜前四的節目。
而除去這五個春晚節目之外,后面的熱搜也有大量春晚的信息。
包括“實時收視率”以及“外國網友驚嘆”之類的這種。
所以說《鍵盤俠》的爭議倒沒有那位老局長想的那么大。
沒辦法,無論在現實還是虛擬世界,大家都是社會性生物。
現在大部分人都夸方別的節目好,你敢唱反調?
唱反調你就是鍵盤俠!
唱反調就是你被戳中了痛點!
誰敢大肆唱反調?
而且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被最后一個節目吸引過去了。
為什么說是最后一個節目?
因為《難忘今宵》這首跨越了兩個世界的歌曲,都是春晚的例行保留節目。
在大家的習慣里,這首歌才是整個春晚的結束。
沒錯,就是這么叼!一首歌跨越了兩個世界它都是春晚的結尾曲目!
如果說年輕人更喜歡《鍵盤俠》的話,那中老年人更喜歡的就是后面這個《詩詞串燒》了。
不,或許不少年輕人也同樣喜歡。
這首歌曲串燒從形式上來說與過去春晚的那種熱熱鬧鬧的歌舞類節目并沒有什么不同。
都是音樂響起,然后不少舞蹈演員熱熱鬧鬧地跳舞,然后幾個歌手挨個出場唱一小段兒,之后大家一起唱就完事兒了。
但不同的是,這次的作曲有一堆人,他們每個人都完成了一小段。
可作詞只有一人。
那就是方別!
大部分歌曲都是先有了曲子才有了詞,但這首串燒,則是方別分別給了一到四句古詩詞,然后這群已經基本算是退居二線的大佬們根據歌詞來做的曲。
之后他們也會唱自己的這部分。
而這個串燒的第一部分,就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別董大》。(B站53207302,經典詠流傳)
一男一女兩位十多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組合同時唱起這首大氣磅礴的古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無論是電視機前還是電腦前還是平板跟手機前,亦或是現場的觀眾中。
凡是對華國古詩詞稍有些造詣的人,無一不坐直了身體。
而下一刻,音樂一變,一位中年女歌手唱起了下一段。(B站19898794,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