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社會形式下,人工智能確實是計算科學領域的終極追求,乃至輻射到了生物科學、機器人、機器學習等等等等領域的最終追求。
在蘇小木的求學乃至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經覆蓋到了方方面面。
就好比本來是來麻省理工學院交流學習一下,進入CSAIL托馬索實驗組后,馬不停蹄的參與到了智能相關的算法構造。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無數的領域都希望智能能夠有更多的突破跟表現。
這可能是另外一種層面的革命。
所以,哪怕是蘇小木,也一再改變了自己原來迫切要開發替代安卓系統的出發點。
一開始是受限于生態圈,哪怕開發出來了,也必須要與某家大型手機制造廠商合作才有更多的可能。
而且這只是最初始的決定因素,更多的還有至少要有中國的幾個日常總會接觸到的軟件服務商合作開發對應版本的軟件。
生態圈潛移默化的遷移與生態圈的緩慢發展才有可能。
但越到現在,蘇小木的觀點就越來越多的發生了變化。
未來勢必會是弱人工智能的社會,從各種語音助手的大規模公開測試與普及就可以發現這一點。
所以,很多原本的框架就不能用了。
所以,小垃圾系統給的這份新的火苗,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還是別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
這并不能成為小垃圾系統就給目錄便不讓看了的原因。
“狗日的小垃圾,nmmp!”
“你這么智障的系統,還能升級?咋還有額外的選項了,我以為你是讓我繼續跑腿呢!”
蘇小木吐槽道。
說實話,在戳小火苗之前,蘇小木也不是沒有看戲的想法。
我人都在美利堅了,你小垃圾要是敢讓我跑腿,我就敢卸載!
還治不了你了!
結果……
小垃圾很能適應社會發展,直接更新了個任務。
任務:人前顯圣。
任務內容:更多的參與主導智能機器人項目合并測試進度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完成一次公開大課的助講。
任務限時:2天14小時9分。
蘇小木的理解能力如果沒有產生偏差的話,那就是說,小垃圾給出來的時間是在觀摩團30號抵達之前的。
任務獎勵跟任務懲罰都沒有標注。
但蘇小木知道系統的意思,能完成任務,就能繼續看火苗。
雖然宿主你花了積分兌換的,但天下從來就沒有這么容易獲得的好處!
也就是說,如果沒完成任務,火苗跟你拜拜了,也許下次再見面的時候,你還是個窮光蛋也說不定?
順便,蘇小木看到了積分余量:
0.
“就沒有個標準判斷機制?”蘇小木開口問,雖然知道這個智障系統回答不了。
不過好歹不是純違心形式的模糊任務內容,蘇小木還是有辦法能夠判斷任務成功與否的。
主要還是第一個任務的客觀因素可能會更多一些,沒有確切的說明怎樣的情形下算是‘更多的參與主導’。
第二個任務的話,單純從現在的課程安排上來講,實現的可能性并不高。
因為公開大課的安排又不是蘇小木說了算的。
而是學校說了算。
甚至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忙干預……
于是……
28號上午原定的課程在早上的時候收到通知改為公開大課。
蘇小木是在吃完早餐后,拿著公文包上車的時候收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