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大侄女手藝好,她還說明日請他吃飯來著,他期待著呢!
肯定不能空手去,送什么好呢?
許知第二天還是很早去了,一共就帶了兩壇子,打算到時間就回去,今天賣多少就多少了,還得回去做飯呢。
一開始去的時候賣的快,后來就是陸陸續續的人了,許知去了兩個時辰,賣的也差不多了,然后她就開始收攤了。
"你這丫頭今日怎么這么快就回去了?都賣完了?"于嬸子詫異道。
"還剩一些,我今日回去有事,就賣這么多了,明日再來。"許知解釋道。
然后許知就麻利的收攤兒,然后麻利的回去。
她家里確實也沒有什么好吃的,本來想弄點魚,但是還是沒有來得及,只能用家里囤著的菜了。
板栗燒鴨腿飯,辣白菜炒咸肉還有豆皮雞絲,主菜帶飯就是這三個了,剩下的再炒兩個素菜就行。
板栗是在山上找到的,許知一直沒有舍得吃,主要是不多,如今拿來煮鴨腿倒是正好。鴨腿也是腌制的,山上的野鴨子,很肥美。
把板栗洗干凈放入鍋中,等到栗子也咕嘟咕嘟地煮滾了一會兒了。用竹筷攪動栗子,又煮了一會兒,把水倒掉,栗子上那層褐色帶著小絨毛的皮就能輕松地揭下來了。
把兩條鴨腿斬成小段,把大米洗干凈,先在陶鍋里鋪上米,再放上剝凈皮的栗子,最后鋪上切成段的鴨腿,重新添上水,放在火上煮。
腌制的鴨腿蒸好了之后截面是種美麗的深粉紅色,油光锃亮的皮呈半透明的橙黃色,鴨腿里的油脂滲入了米粒和栗子里,栗子的甜味也滲入鴨腿和米粒里,雪白的米粒現在帶一點黃色,也油亮亮的。
接下來就是咸肉辣白菜了,辣白菜是許知早就腌好了的。腌菜的時候先在壇子里放上一層鹽,再把鹽、糖、還有大量的辣椒末混合在一起,攪拌成腌料。
取一顆新鮮的白菜,垂直從中心切成兩半,掰開菜葉,把腌料一層一層均勻地撒在菜葉之間,放在壇子里,最后在菜上壓一塊大石頭。壇子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視氣溫而定,多則一周多,少則三四天,白菜就腌好了。
這時白菜會析出很多水分,掀開壇子蓋,綠瑩瑩的白菜像泡在一汪紅色的水里面。
許知把白菜葉放在壇子口上方,擰出里面的水分,讓這些又咸又辣的汁水重新流進壇子里。然后,她把菜葉切成幾段,菜幫扔進鍋里,菜葉放進一只碟子里。
把腌肉切好,是要那種帶點肥肉的才好吃,把菜幫子和切片的咸肉一起炒,肉香味就出來了,等到肉片熟了,再把菜葉子放進去。
辣白菜的香氣混著臘肉的特殊味道,不管是顏色還是味道,都是一絕。
那只野雞許知是最后殺的,砍掉雞頭雞腳,再次沖洗一遍,燒上一大鍋水,水中只放了幾片姜片、一把花椒粒和一根蔥,水燒開后,整只雞放進去,蓋上鍋蓋,四十分鐘后,雞肉就燙熟了,但仍然多汁鮮嫩。
許知把雞撈出來放在盤中放涼,取出兩張曬干的豆皮,豆皮還是唐嬸子給的,是干豆皮,得泡著吃。
許知把豆皮浸泡在剛才炮制雞的熱水里,等皺巴巴硬邦邦的豆皮全都舒展開了,取出來瀝干,這時,雞也不燙手了。
許知又拿了幾個雞蛋,打碎攪好,火上支起油鍋,蛋液澆進去,鍋子輕晃,讓金黃的蛋液在鍋底變成了一個薄薄的蛋餅。將一根長竹筷子放在鍋子中間,支在鍋邊上,鍋鏟揭起蛋餅邊緣,往筷子上一放,再用另一根筷子夾著,握著兩根筷子頭一卷一卷,蛋餅就變成了蛋卷。
然后夾起蛋卷,放在案板上,抽出筷子,把蛋切成細絲,然后,她把豆皮折疊成幾層,也切成細絲,雞肉也扒下來,撕成絲,雞絲、豆皮絲一起加上芝麻油、鹽、糖、醋和醬油,再放一小勺油辣椒,用手反復抓起攪拌,然后就成了。
大碗里現在的顏色可美極了,金黃,紅辣椒,夾著豆皮和雞絲,聞起來也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