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不是有紅薯干嗎?買什么米!你個貪吃的!"劉婆子沒好氣道。
找不到人,她煩著呢,而且買米也得銀子,她就想到許知那二十兩,都沒有到手!
"娘,我們不吃,大蛋也得吃啊,他長身體呢,天天吃紅薯干哪里能飽,就得吃點米才有營養。"
"行行行,買一點,回頭和紅薯干兌著吃。"劉婆子咬牙道。
果然提到孫子,劉婆子就大方了一點,她一輩子就為自己好,然后就是兒子孫子了,旁人都別想討到她一點好!
時間還早,而且都是花了錢坐車來的,劉玉芝和劉婆子就在街上逛著,偏偏就不是許知賣東西那條街。
許知今兒個來的也遲了一點,和于嬸子打招呼后,就把鹵味擺上了。
"誒?平日里都是三壇子,怎么今兒個就兩個壇子了?"于嬸子問道。
許知在這里買了幾日了,她也都知道規律了,這丫頭每天就賣三壇子,賣完就回家,一點也不多做的。
"嗯,我昨兒個回家出了點事情,家里遭了賊了,所以就做的少了。"許知解釋道。
"你們村還有賊啊?那家里怎么樣了?被偷了什么?"于嬸子連忙問道。
這年頭不是沒有賊,但是真的不多,因為衙門管的嚴,小賊也是要被打板子的,許多人也害怕,哪里就敢去偷東西了。
"其實我們村里是沒有賊的,這賊可能是餓了,我家里什么都沒有,他把我腌的肉偷去了。"許知笑著說道。
"那倒是還好,一塊肉雖然可惜,但是最起碼沒有偷到銀子,那賊被逮到了嗎?"
"嗯,是村里認識的人,說起來也算是誤會,所以村長就讓他把東西還回來了,也就沒有送衙門。"
"你們也是心善,要是我,肯定要送官府,不然他有這個膽子,這次饒了他,以后還敢!"于嬸子義憤填膺道。
"主要都是鄉親,也是沾親帶故的,第一次就算了,天以后肯定也不敢了,不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大伙兒第一個就想到他。"許知解釋道。
"這倒也是。"于嬸子點點頭道。
她以前也住在鄉下,村里人都那樣,本來一村就沒有多少人家,要是結仇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真的很不好,所以還是和氣生財的,大家就好好相處唄!
許知沒有想過多說這個事情,所以于嬸子也沒有再問,因為今兒個鹵味帶的少了,許知更是早早的就收攤兒了。
把桌子還回去之后,許知就背著背簍去一趟雜貨鋪子,得買兩把所,然后把村長家的鎖還回去。
她昨兒個都看見了,那其中一把鎖是舊的,估摸著還是村長叔臨時從家里門上拿下來的,就給她用了。
哪家都不能缺鎖,她還是盡快買了還回去,也不耽誤村長叔他們鎖門。
兩把鎖也不算便宜了,許知花了八十文錢,心里還是有點心疼的,哎,早知道就應該讓劉婆子家里賠一點的,最起碼買兩把鎖啊!
許知本來還想去看看驢車的,但是她之前也不了解,上次顧大說了要幫她看看的,那她還是等幾天吧!
回去數數銀子,等到買了驢車,估計就不剩多少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