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離的近高速,周圍人煙稀少離新區城中心也不算近,加上房主急著脫手,所以要價也不高,但是要是全款一口氣付了也得掏空姜檸的身家還得欠上一筆。
因此姜檸托朋友走人情又和房東來來回回拉鋸了大半個月,房東終于同意讓她先付60%,也就是317萬,剩下的再分期還,走法律途徑。
于是姜檸將省下來的錢又投進去進行了一次二次裝修還買了一輛車。就這樣,她手上除了存住等著還貸款的錢,就再也沒有閑錢了。
于是她在兩個月前和家里通了一通電話,將事情交代了一遍,挨了爸媽一頓臭罵之后,軟磨硬泡這爸媽在年后搬過來住。
一開始姜爸爸姜媽媽并不同意,他們一算也知道大女兒沒有余錢,如果家里的活計一放,全家人就扒拉著姜檸吃飯喝西北風啊?
但是姜檸祭出殺手锏——她給姜題找了一個重點高中的插班機會,大把的錢都撒出去了,怎么說也得來一趟。
這下姜爸爸姜媽媽終于同意了。
不是因為姜家重男輕女,是因為姜爸爸姜媽媽對子女的教育太上心了。
姜檸還在讀高三的時候,姜爸爸就能讓姜媽媽全職在家照顧她吃喝。輪到姜題,父母也一樣重視。
姜題和姜檸不一樣。
不是說性別上的,是智商上的。
姜題今年才15歲,卻已經跳級讀到了高二,要不是姜爸爸姜媽媽深思熟慮后攔下來,姜題甚至都能跳級讀高三,因為他太聰明了。
小城市的教育資源無法滿足姜題的發展,姜爸爸也曾經想過將姜題轉到重點學校就學,但是大城市的學校哪兒那么好轉,最后只能無奈放棄。
之前姜檸有人脈沒有錢,現在就不一樣了。
暴發戶姜檸錢選擇砸錢。
當然,這肯定是沒能給教育系統砸出個洞來,但是送禮送出一個考試插班機會,還是有的。
盡管拿錢辦事的人說這個機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在姜檸看來已經是百分之百的概率了。
她對姜題太有信心了,初中就能參賽高中部的奧林匹克競賽還拿冠軍的姜題還能拿不下一場小小的插班考試?
“叮咚叮咚~”手機急促的響鈴聲將姜檸的回憶拉回現實。
姜檸急忙接起電話。“喂,您好。”
“是姜小姐伐,我是貨XX的,我還有十五分鐘到您樓下。”對面的師傅操著一口海城口音。
“好的師傅,您這邊能上來幫忙搬貨嗎?”姜檸將自己的行李一件件拉出來,一邊夾著手機問道。
“那這個得加錢的伐。”
姜檸語塞,想了想十八樓的高度,嘆了口氣。“行行行,麻煩您上3棟18樓來。”
“這年頭真的是活著每分每秒都要花錢。”姜檸摁掉手機,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