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人都很看得開,都是覺得當時情況特殊,就得特殊處理,而且其實她家也虧得不多。
光是蔡老板幫她咂摸的那幾頭家禽都已經值回價格了。
但是她家這么想,別人可不這么想。
因著zf這只大旗,甚至有人跑到蔡老板超市門口,撒潑打滾想要逼他把之前賣東西的差價給吐回去,結果蔡老板沒出面,那人悻悻地走回去沒二里地就被人套麻袋打了一頓。
后來那些試圖扯虎皮大旗的多少都被教訓了一頓之后,就在沒人說什么了。
至于蔡老板關門歇業有沒有被調查,姜檸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看蔡老板后來還更新了一條在家里悠閑喝茶的朋友圈看來,應該是背靠大山好辦事,人是一點沒事的。
而袁正浩家,據說也有人偷偷摸摸的想要讓他家把之前求他們‘代購’花出去的錢還回來,但是畢竟袁家還有一只兇惡的大熊,雖然沒鬧出什么水花,但是袁家的‘生意’也是再也做不下去了。
話又說回來,政府向居民投放物資的事兒。
但這事兒其實說起來也不是聽起來這么一回事兒。
應該說,政府向居民提供物資購買渠道。
政府目前沒有向民眾提供免費的物資,而是通過志愿者團隊民訪統計,以周為時間單位向每一個居民區域發放一定份額的物資,然后由居民點統計統籌,用合理的價格購買生活所需用品。
為了限制惡意囤積物品的現象發生,政府也在這些物資購買的份額中限定了每人每戶的購買額度。
主食類的物資單人單周最多購買7斤,肉類果蔬也是按照統一斤數打包。
果蔬雞蛋一類是目前政府能調配數量最低的物資,畢竟動物開始肆虐起來,農業停擺,那些農田要么沒人打理瘋長糜爛,要么就是被動物們嚯嚯光了,現在還能拿出來的,都是搶收出來的。
因此以家庭為單位限制購買,每個家庭一周最多購買5份果蔬,也就是說一天一頓都供給不上,而雖說是政府定下的‘合理價格’,但是由于物資稀少,其實也并不便宜,只能說是大部分家庭能勉強消費得起的價格。
據說政府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建立農業大棚,召集農民首先養育種植時間較短的蔬果供給民眾的需求,并同時商討更加完備安全的主食種植計劃。
畢竟蔬菜之流可以大棚養殖,但是稻米高粱如果也用大棚養殖,要達到能夠喂飽種花家這么多人口的產量,其中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資源就是目前無法調配的。。
除此之外,在這些物資中,能買的最多的食品是肉類,這些肉類基本上都是軍隊在外滅殺后拉回去處理的可食用動物,大部分是腌制的干肉臘肉,小部分是剛捕殺的鮮肉。
因為兩個月以來持續不斷的出動武裝力量,肉類反倒成了現在唾手可得的東西,肉類的價格甚至只比災害發生之前高一些些。
當然,海鮮是沒有的。
海洋變異生物繁多,但是大部分不具備能夠上岸的能力,海洋與陸地的屏障大大給人類減輕了生存的壓力。
但是,這也意味著,漁業和海鮮業基本上是無法再運轉了。
畢竟猛獸你可以拿槍打,但是一個漁網下去一群魚都能拖著大型漁船走的情況,還怎么發展漁業?而且海洋中的猛獸比陸地上的猛獸還要兇殘,真的落海了,連跑都沒得跑。
稍微惜命的,寧可去和陸地上的猛獸搏斗都不會再想著去海里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