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袁崇煥的話,王澤眼里閃過一絲冷意。
“袁崇煥將軍,你這是什么意思,敵人已經十去其七,就還剩下三成的軍力,難道不應該乘勝追擊么,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將軍萬萬不可以錯過啊!”
王澤勸說道。
“先生此次運送紅衣大炮乃是大功,但是戰場上的事情卻瞬息萬變,萬一是敵酋故意擺弄的迷陣呢,說不定他們的主力就是想要造成這種假象,引我們出擊,陛下之前制定的計劃就是甕中捉鱉,我們寧遠就是重要一環,我不能冒險,本將軍決定與大軍匯合在一起再出擊韃子。”
聽到袁崇煥的話,他地下的將軍有的贊同有的是不同意,比如其中一位毛將軍。
王澤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而是等袁崇煥回到房間的時候突然出現,運起移魂**,他要知道這位將軍心底之中到底在想什么。
“為什么不出擊,你是在害怕還是有新的顧忌?”
王澤問道。
“本將軍沒有任何害怕,不過區區韃子的副兵而已,根本不足為懼。”
“那為何不出擊。”
王澤追問道,同時加強移魂**的效果,他要知道袁崇煥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因為仕途,如果這一次真的消滅了敵酋,那么就沒有賺取軍功的機會了,只要敵酋還在,憑著本次的功勞,本將軍一定會被朝廷加功進爵,到時候邊關的戰事還不是由我說的算,我怎么會讓自己以后不斷獲取功勛的機會就這樣消失了呢。”
聽到這里,在結合歷史上曾經的傳聞,王澤確認無誤。
雖然歷史中,袁崇煥在崇禎下得以重新重用,于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后,但傳聞之中“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私自議和”、“市米資敵”等野史都暴露出袁崇煥與皇太極之間很可能存在某種協議,雖然后世有學家指出這是皇太極實施的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認為與后金有密約而遭凌處死。
但是真相是否掩蓋在野史之中不得而知。
現在王澤親耳用移魂大證實了,
果然跟野史上記載的一模一樣。
袁崇煥此刻就已經有了利用敵酋為自己謀取功勞的心思,那么以后那些事情恐怕也會成真。
“你現在就要下命令全面擊潰韃子,以后不可有以敵養軍功的念頭。”
袁崇煥確實是一個將才,但是如果按照此刻他的想法,那么敵酋以后可以不斷壯大也和他不斷縱敵酋強大,以此要挾朝廷不斷加官進爵還有冒領軍功有關。
如果不是現在需要他,王澤都想親手宰了他。
現在也只能憑著移魂**先催眠他。
但是南宮敗柳也說過,其實移魂**也有弱點,那句是如果對方有一種念頭超過了施加的念頭之后,移魂**就會失效。
王澤不知道以后歷史中真相如何,但是在他所知道歷史之中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恨得咬牙切齒,甚至用酷刑殺死絕對有其一定的原因。
說不定源頭就在這里。
“看來這一戰之后,就要提醒一下常洛小心提防一下袁崇煥了,如何使用他就看他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