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都是儒家的一些學說,甚至有的不知所云,其實完顏璟也很注重培養大金皇族下一代。
在他看來大金的結構和南宋不一樣,大金雖然得到了中原,但是一些決策還是和之前一樣,很多的是大金的皇族占據高位。
這就和漠北那些蒙古部落一樣,身份血統決定了人以后的地位極限,根本沒有給漢人任何機會。
這也是為什么大元只有七十年的國運問題。
不光是大元,乃至大遼和大金在歷史上都沒有始終占據中原,就是因為他們無法得到中原的民心,始終在排擠,看血統。
事實上以后的滿清也是一樣,但是滿清更聰明一些,繼承了明朝的八股文,用八股文來拴住了土紳的心,又用屠刀把一切反抗的給殺干凈。
所以才有二百多年的國運,但是即使如此,在慈溪的時候依然說出了寧愿給外國人,不給家奴的話語,滿清根本就沒有把漢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甚至康熙為了能抱住滿人的國運,在明知道槍火大炮威力的前提之下,卻把這些都封鎖在國庫,甚至銷毀,就是為了能保證滿清的鐵騎可以凌駕在漢人之上。
所以完顏璟對于大金下一代高層培養是非常看重的,他也無法走出讓漢人的地位凌駕在金人之上,讓漢人進入到這高堂。
相反,在蒙古鐵木真在這時候卻更多的吸納所有能力的其他人,包括后來坐上蒙古宰相的耶律楚材,即使以他的背景尚且無法在金國得到發揮,才不得不投靠蒙古。
就可見現在大金和大遼是多么相似了,事實上以后的大元也和這個情況差不多。
占據高位的都是酒囊之輩,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被打得落花流水。
而這個情況上位者看不到么,當然可得到,可惜的是只能在這個小范圍選拔人才,高堂之上的位置到不了其他人手中就是根本原因,一旦上位者想要改革,那么他碰到的將會是推翻自己的危險。
所以哪怕是看到了,為了自己的統治和生命的安全也要繼續這樣下去。
所以這一次完顏璟出的題目,就是現在大金是什么情況,讓這些皇族來回答。
有的回答是歌舞升平,有的是想要成為將軍,稍稍有幾分遠見的是看到了大金國內的暴亂和災情,請以儒家來制衡。
看到這里,完顏璟差點沒有把回答給扔了,除此之外還有看到漠北情況的,回答的是原因出兵漠北教訓一下那里越來越亂的情況。
“真是廢物,漠北越亂,朕才越高興,不知所謂。”
接著下來當完顏璟看到一份奏折的時候來了興趣,這份奏折沒有說其他冠冕堂皇的話,而是說了一些所見所聞,漠北缺少什么東西,如何來交換,是用人口,而且隨著人口越來越多,說明的是那里看似越來越亂的環境卻開始有雄主開始崛起,這對大金是一個威脅,又說道了南宋那里貨商對于大金出口的貨單和訂單的價格越來越不平衡,這證明大金強大的表面卻開始越來越依靠南宋的歲貢的事實。
里面有很多的詳細數據,詳細到了一件物品從漠北到大金,然后在賣到南宋,最后所得利潤的稅收到了大宋那里,然后在以歲貢回到大金手中,其中的差額是多少,大金反而這在其中根本沒有掙到,反而是簡單粗暴的越來越依靠南宋的歲貢,最終不管是漠北的軍事威脅,還是與南宋的經濟威脅,大金都開始受制于人。
看到這份生動詳細的奏章,完顏璟心中開始大恐起來,事實上他也知道現在的情況,但是卻并不了解全部,只是從一些情報之中判斷出來,而且這些情報還是有很多專門的人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交到了完顏璟手中,完顏璟結合之后才得出來。
但是這份奏章僅僅只是在一份特別簡單的貿易中就看到了所有,甚至還更加深刻,更加深入和仔細,如何不讓完顏璟吃驚。
完顏璟立刻看到這奏章是誰的名字。
“完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