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會派出使者,只是楊康沒有想到蒙人也派使者邀請宋廷聯合滅金,南宋這邊的丐幫一直是黃蓉打理,所以自然也是積極打聽關于趙昀的決定,洪七公自然是希望能夠滅掉金國,畢竟他少時在金國的經歷一直隱藏在心中,并且洪七公在偷聽了朝堂之上的討論之后,他發現最后宋朝的皇帝還是會答應了蒙古的請求。
其實除了聯金還是聯蒙之外,還有一派提出作壁上觀的。
歷史上宋臣衛涇就提出:“一弱虜滅,一強敵生,猶未足以為喜也。”
在原本歷史之中,宋朝是因為當時的形勢迫使宋朝聯合蒙古。
蒙金經過三峰山一戰,金國滅亡已成必然,之所以蒙古人向宋理宗發出邀請,一是蒙古人確實糧草不濟,需宋支援。
二是蒙古人算定,此時的宋廷一定會示好蒙古,避免自己立刻成為下一個被滅的目標,三是宋理宗也想做個順水人情,期望宋廷獲得喘息之機。
除此之外就是家仇國恨迫使宋蒙聯合,自從金人擄走徽宗父子,徽宗父子客死他鄉后,這個血海深仇,就一直埋在宋朝歷代皇帝心中,趙昀竭力想洗刷這個奇恥大辱,加上宋朝大片河山被金人占領,還要年年納貢,眼看復仇機會就在眼前,宋理宗不想再被人奴役,不想再忍氣吞聲。
同時宋朝也有打算,那就是奪得北方的地盤來為以后抵擋蒙古謀算,尤其是先下手為強,有漠北的威脅,相信金國應該不會有時間顧慮后方,這和歷史上錯誤地估判了金國的形勢一樣,在金國南遷之時,南宋就認為金人已是強弩之末,朝夕之間就會被蒙古滅亡,但金國不僅堅持了二十年之久,還把想要漁翁得利的宋朝給打得還不了手,這也讓蒙古發現南宋真的是不堪一擊,更加斷定了以后一定要滅宋。
楊康認為宋朝里應該有人能看出來如果宋金聯合是最好的結果,金可以歸還一些宋朝的城池,作為商盟緩沖,而且他不需要宋對金施以援手,只需要維持商盟就可以反撲,畢竟金朝在衰弱也曾經是草原上的狼,既然是狼就知道輸掉的后果,到時候楊康得到了喘息之機,宋朝也可修生養息,以圖東山再起。
卻偏偏沒有想到宋朝的宋理宗還是被仇恨沖昏了頭腦。
“師傅沒想到剛剛解決了歐陽鋒和大皇子一脈的事情,就要面南宋的事情……”
站在城墻之上,楊康眼神有些飄忽。
“你打算怎么辦?”
“還能怎辦,師傅我需要守護這些人,雖然我之前死得早一些,但是我卻知道當初那場大戰,金國的命運,蒙古,鐵木真根本就不是一位征服者,他是一位毀滅者,要毀滅一切,我不能讓眼前的這些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失……”
這一次融合了兩世記憶的楊康徹底不一樣了,他的眼光和格局早就超越了這世界上所有人,只有王澤明白。
“那你打算如何?”
此刻前方的戰報全部都是不好的消息,全部都是被蒙古鐵騎攻破的消息,而后方是南宋出兵,并且斷絕商盟的消息。
“出兵,我親自帶兵,先打敗南宋,讓那位宋朝的皇帝好好的清醒一下,然后在讓出一些城池,保持商盟的運作,之后在對付蒙古。”
聽到楊康的話,即使王澤這樣天下第一人,也知道楊康是在和時間賽跑,一旦楊康還沒有和宋朝分出勝負,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中都就被城破的話,那么他一切謀劃都將煙消云散。
楊康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只是臉色異常的平靜。
“師傅你還記得我小時候你帶著我去漢人區,當時父皇還是父王的時候給我出了一道難題,我大言不慚的說要保護他們,結果沒有一人相信我,是師傅你帶我去融入那里,讓我感受到這些即使在卑微的生命也有一顆求生的心,當時我就發誓說要打敗最大的壞蛋,成為一位英雄,最初我以為漢人區的那些操控勢力是壞蛋,后來我發現還有那些表面上一套,實際卻陰險無比的人,比如丐幫的那位賀長老才是最可惡的大壞蛋,但是現在我終于明白了,比起這一切,那位發誓想要屠盡百萬千萬的鐵木真才是這人家的魔王,如果這就是帝皇之路的話,那我楊康就一定打破這一切,我要告訴全天下,武絕非能解決一切事情……”
聽著徒弟的話,王澤感覺懷中的九州鼎拼命的想要飛出去,飛入到楊康的體內。
用系統的話說,這是大道在認可楊康,所以才要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