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有沒有時間啊?”
“這個……”
“嘟嘟嘟——滴滴——”
“要不……你先上車說吧。”
這邊車多人多,不方便交談,陳序干脆帶譚曉敏回了紫竹花苑。
路上給藍汐打了個電話,簡單說明了一下后把手機給了譚曉敏,讓她們倆去單聊。
到地下車庫時她們已經談好了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等等。
譚曉敏對新工作看來很滿意,掛斷電話后連聲道謝,然后為了感謝陳序,說要親自下廚做飯給他吃。
“家里沒菜了。”
“你不早說。你先回去吧,鑰匙給我,我出去買菜。”譚曉敏伸手到。
陳序不放心的問:“你有駕駛證嗎?”
譚曉敏得意的說:“當然有了。我十五歲就開我爸的五菱之光去菜場買菜了,只是沒開過寶馬而已。”
陳序看她那樣子就知道,想過過手癮,把車鑰匙給了她,說:“車里有零錢,你自己拿。”說完便下車回去了。
二十分鐘后譚曉敏買菜回來了。
進門便笑說:“好車就是好車,方向盤特別輕,但卻一點也不飄,而且指向精準,我爸的五菱宏光跟它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坐在電腦桌后面的陳序附和了幾聲,繼續忙著。
譚曉敏已經了解了陳序的性格,這就是個有著幾分大男子主義精神的理工科直男。對他的冷淡不以為意,熟門熟路的進了廚房,baba自顧自說著的同時開始做飯。
這邊陳序聽著耳邊的聒噪,眼睛卻是盯著筆記本屏幕里的薇信群消息。
之前說過,互聯網里的那些知識在小白“眼睛”里就是一根根五顏六色的電子光線,它是無法直接從里面獲取知識的,必須從外界接收。
不過那是之前。
在經過大量信息輸入后,小白終于初步建立起現代社會的知識體系,通過這些知識體系,它已經可以解析那些五顏六色的電子光線了。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之前那些五顏六色的電子光線對小白來說是外語數據庫的話,那么現在它已經背上很多“單詞”了,通過這些“單詞”對比,它可以大致理解某句話的涵義了。
接下來小白要做的就是對這些電子光線組成的句子進行概括、糾正某些筆誤和語法錯誤,設法弄懂帶有歧義的描述意思、對不清楚的事情進行提問、直接使用自然語言等等。
所以當上個月底小白開始有能力初步解析電子光線后,他給小白創建了一個薇信號,然后加了上百個群,有寶媽群、車友群、釣友群、旅游群、程序猿群,相親群、籃球群等等,甚至還無意間加了個字母圈群,讓小白天天水群去。
這樣做,除了可以加快小白解析電子光線的速度外,也能培養它的創造性。
此刻,小白就在各個群之間游刃有余的閑聊著。
跟寶媽聊育兒經;
跟車友聊各種車輛性能;
跟釣友聊魚竿品牌、野釣打窩;
跟驢友聊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風景名勝;
跟程序猿聊網絡維護、人工智能、各種語言;
跟字母圈的人聊愛思愛慕……
陳序查看過聊天記錄,剛開始的小白很少發言,就算發言也基本上以提問為主。因為在很多領域它確實是個“小白”。
但是這個時間不長,也就一個禮拜左右,當它把那些群友的發言記錄進行信息抽取、過濾、記錄后,再有人提出相同的問題,它就能以“老司機”的口吻進行回答了。
因為群聊有對話中斷、詞不達意、不確定性等一些特征,所以小白的這些變化并沒有人發現。
并且由于小白二十四小時在線,且總是在第一時間回答別人,很快便獲得了大多數群員的認同。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找它聊天,把工作生活里碰到的一些或開心、或難過的事情向它訴說,而小白也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給出回饋。
陳序看著小白和寶媽、釣友、驢友、程序猿、恨嫁女大媽等身份各異之人嫻熟的聊著各種話題,心里忍不住的想笑。
也不知道這些人知道和他們聊天的是個AI智能生命后,會是個什么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