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者靠近,發射線圈基于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手機接收線圈中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點能量從發射端轉移到接收端,然后便能從充電座向手機進行充電了。
因為原理簡單且制作容易,再加上德州儀器、飛利浦、東芝、微軟、松下、三星、索尼、蘋果、高通等廠商的推動,無線充電已經在市面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不過,基于電磁感應實現的無線充電有一個缺點,就是傳輸距離嚴重受限,實驗室最遠距離也就在10厘米左右,實際使用中從充電底座上拿開就斷電了。
手機沒電了想沖個電,只能放上面去,你要想繼續玩,要么兩只手捧著手機跟充電底座,要么你換數據線去。
所以無線充電器實際上就是個雞肋,很多人買回來用過一次就沒再用過了,扔了吧舍不得,留著沒卵用不說還占地方。
此時看著這家“宇馳”無線充電公司,陳序腦海里的思緒萬千。
電池技術暫時不去考慮,但是這個無線充電技術卻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一旦能實現長距離無線充電、不用太遠,一個屋子或者一間房間就行,那也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對解決機器人以及其他各類電子產品的充電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別的不說,到時候絕對財源滾滾。
想到這里陳序立刻推開車門走了下去。
來到廠門口,陳序跟保安說,自己是過來考察產品的,如果滿意的話回頭就會采購。
保安聽到這話,再加上停在廠門口的寶馬SUV,立刻把電動門打開,然后帶著陳序去了工廠后面的辦公室。
負責銷售的主管聽說陳序來意后,本來是打算給他看看樣品的。
但是在陳序的堅持下,銷售主管帶著他去了生產車間。
工廠地方還不小,從門口看進去有一千多個平方,三條產線,產品區堆滿了待發貨的產品。
不過陳序注意到一個細節,最前面包裝上的檢驗合格日期已經是今年的3月份了。
也就是說,這個工廠已經三個月沒出貨了。
另外,廠房里也是冷冷清清,幾臺叉車靜靜的放在那邊,看不到上下貨的工人。
還有流水線上也是空空蕩蕩,一個人看不到。
陳序問怎么沒開工?
銷售主管開始還敷衍了幾句。
不過面對現實,銷售主管嘆息了一聲后,無奈的實話實說:“17年出來時火了一陣子,到了去年下半年就不行了。
大家扎堆生產,價格壓的一個比一個底。
你像我們公司,外殼、主板還有線圈的原材料用的都比較好,一個成本價就要45塊,但是零售商報價才開到50,除掉倉儲運輸以及人工成本,一分不賺還倒虧錢。”
頓了一下,銷售主管說:“現在我們就是成本價銷售,等資金回籠一部分后還是做我們的老本行。”
陳序問:“你們原來做什么啊?”
銷售主管說:“電子配件研發。”
陳序有些意外,“你們還搞電子配件研發?”
銷售主管帶著一絲驕傲的笑道:“我們老板就是技術出生,青木大學10屆信息技術學院的博士生。”
“噢,是嘛。”陳序有些意外,沒想到在這里還能碰到未來的校友。
本來他對這個廠沒什么興趣了,反正都是一些過時的技術,也沒有什么設備值得他看重;不過聽到宇馳是搞電子配件研發的,而且老板還是技術出身,陳序頓時來了興趣。
跟銷售主管溝通之后,陳序跟著他一塊去了宇馳的電子研究所。
宇馳電子研究所就在離交大不遠的一個科技園里。
所謂的研究所并不大,也就比他租的實驗室稍微大一點點,大概300個平方左右,算上那位并不在這里的宇馳老板,總共就9名研究人員。
陳序在研究所里參觀了一番,各種實驗器材在房間里堆的到處都是。
就在陳序參觀著的時候,宇馳老板兼技術總監蘇正祥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