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在旁邊的體驗區,有參觀觀眾正在用定制手機進行WiFi無線充電器體驗。
體驗區是一間20平方的透明屋,門口排起了四條長長的長龍。
此時第二條隊伍中第一個******的男子,他叫王坤,復大電子通信工程畢業的碩士生,同時也是本次博覽會的參展商之一。
他跟同學花了一年的時間做出來一款新型的定向耦合器(也叫電橋,主要用于信號的隔離、分離和混合,如功率的監測等等)。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已經用大公司先一步開發出了同類產品,并且在展覽會上拿出了比他們更成熟的產品。
心灰意冷之下,王坤本打算都撤柜了,但是看到星海科技展覽的WiFi無線充電器,便過來看看了。
說實話,作為電子通信工程的碩士生,王坤根本就不相信星海科技能研發出真正的WiFi無線充電技術。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WiFi無線充電涉及到太多的技術了,單單其中一個“充電定位”問題就是天大的難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以WiFi發出的微量電磁波別說同時給多部手機充電了,就是一部手機都無法充電。
五分鐘的體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體驗區的女孩依依不舍的出來了。
王坤走了進去。
帶著白手套的工作人員從柜臺下面拿了一副一次性白手套給他,然后把定制手機交到他手中,并指著手機頂部講解道:“這里面有一個微型二極管天線,它由六方碳化硅和Nb_3Al超導材料做成……”
在介紹完手機之后,工作人員又給王坤介紹了一下固定在展臺上的路由器。
白色的路由器明顯比家用路由器要大了一號,上面有四根天線,每根天線都又粗又長。
王坤質疑道:“這么粗的天線,功率應該很大吧?”
工作人員笑道:“先生您放心,我們已經經過專業的檢測,它放射出來的電磁波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王坤不置可否,拿起手機檢查了起來。
跟別的人不同,王坤沒有第一時間通過WiFi來連接充電,而是看起了手機配置。
“能不能讓我做個檢測啊?”王坤問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對此并沒有意外。
來參觀工業博覽會的人,大多數都是專業觀眾,他們經常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以防止參展商是在弄虛作假。
“檢測當然可以,不過防止對體驗機的系統造成傷害,需要使用我們提供的電腦。”說著工作人員把王坤帶到了專業檢測臺旁邊。
電腦上有下載好的手機檢測系統,王坤檢測了一下。
屏幕規格:6.1英寸OLED全面屏;生產商:東芝,SN碼:****。
CPU型號:麒麟990處理器;生產商:華為,SN碼:****。
相機:無
電池容量:3200mAh;生產商:三星SDI,SN碼:****。
操作系統:太虛1.0操作系統;生產商:星海科技,SN碼:無。
下面還有很多關于手機的內部軟硬件信息,詳細無比。
不過王坤對此已經不在意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手機的操作系統看。
他好像在哪里聽過“太虛”這兩個字,但一時半會之間想不起來了。
王坤驚訝道:“這個手機系統…你們開發的?”
“對!”工作人員點頭笑道。
“它……”王坤此時心里真得有太多疑問想問了,但是想到來此的目的,還是壓住了心底巨大好奇,體驗起WiFi充電來了。
根據工作人員的指點,王坤連接上WiFi充電熱點,手機“嘟”的一聲,右上角顯示了正在充電中。
看到這一幕,王坤驚訝不已。
他連忙看電腦上的充電軟件測試,蓄電池正在工作中,但是輸入數值相比正常數據線充電要低了70%多。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王坤,WiFi無線充電技術是真得。
可是……
王坤瞪著眼睛看著手機屏幕,大學七年學的知識告訴他,這根本…根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