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這段時間,陳序一直在研究光刻機。
光刻機太重要了,沒有它就沒有芯片,沒有芯片就沒有手機、電腦、汽車、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航天飛機…
小白設計出來許許多多卓越的控制系統,但是由于芯片能力達不到要求,產品表現力大打折扣,比起同類產品來并沒有讓人感到驚艷。
所以他需要制造出更加尖端的光刻機,來制造符合要求的芯片。
不過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光刻機幾乎算得上人類智慧的結晶了,很多人都知道機床加工一般要求是毫米級別,而即便是很落后的光刻機,也要求達到納米級別的精度。
要知道的是1毫米=1百萬納米,所以光刻機的精度要求幾乎是普通機床的百萬倍!
像EUV光刻機,制程的所有零件、材料,樣樣都挑戰人類工藝的極限;機械控制,動作必須精確到誤差僅以皮秒計算,瑕疵小到僅以皮米計算!
極其恐怖!
除夕前一天,陳序去了一趟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中海微電子設備公司”。
中海微電子副總裁兼總工程師魯嘉榮,半個小時后聞訊趕過去。
“啊呀呀…抱歉抱歉,不知道陳總大駕光臨……”
“哈哈,魯工客氣了,應該是我說抱歉才對,這個點過來打擾您!”
“陳總實在是太客氣了……”
一番寒暄后,又在辦公室里聊了會,隨后雙方便去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樓。
路上魯嘉榮邊走邊給陳序介紹著微電子公司的情況,心里也是直犯嘀咕。
他知道星海跟華威共同成立的星鍶半導體公司,正準備上馬晶圓廠呢。
但是壓根就沒上門推銷過產品,包括這次陳序過來,名義上說是“參觀”,但心里同樣也沒指望對方買微電子的光刻機。
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微電子跟國外公司的技術上的差距,很多外行人并不清楚的一點是,光刻機是分“前道”和“后道”的;
像荷蘭A**L公司生產的光刻機,才是真正制造芯片的,也就是前道光刻機;而他們微電子生產的光刻機,主要用于芯片封裝,屬于后道光刻機;
他們的主要客戶是“長電科技”,而非“中芯國際”、“華力微”這一類的晶圓廠。
“現在主要的障礙不是設備不行,而是技術和經驗上還差一些火候,這些必須通過時間和實踐來磨礪,并非引進一兩臺設備就能解決的……”
就在魯嘉榮說著的時候,陳序突然說:“不瞞魯工說,我們公司正在研究光刻機。”
魯嘉榮聞言“啊”了一聲,竟然不知道該怎么接茬了。
他非常想回對方一句:“就憑你也敢大言不慚的說研究光刻機,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他生生忍住了。
身旁的年輕人可不是普通人,人家現在算得上是中國人工智能教父,在學術界的威名更是如日中天,既然敢說出這話,肯定不是無的放矢。
“我們公司現在正在全力攻堅光源及鏡頭技術,而且也已經取得了一點成果……”
魯嘉榮隨著陳序的講述,眼睛漸漸瞪的越來越大,呼吸也是越來越急促。
因為陳序竟然告訴他,星海科技已經突破了前道光刻機的10nm工藝技術,并且正在向著硅材料芯片的物理極限工藝7nm進發。
簡直駭人聽聞!
這話要是傳出去,全世界都要都為之震動!
魯嘉榮帶著顫音問道:“陳總,您說的…是真得嗎?”
陳序呵呵笑道:“怎么,難道我的樣子像是騙人的嗎?”
“不是。只是……”魯嘉榮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想了想問道:“既然如此,那陳總今天過來的目的是……”
陳序笑而不語,轉身朝前面的傳感器實驗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