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序聽了一會,然后一把把香煙摁滅,起身道:“走,帶我過去看看。”
光刻機和別的設備不一樣,它里面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專門定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在市場上買配件來組裝都不可能。
而越高端定制的比例也越高,到了10nm這個級別,里面90%以上都是定制的。
且不是你想定制就能定制的,得看上游廠商愿不愿意接你的訂單。
他之前花高價從荷蘭買配件,就是因為那些配件如果全部自己生產的話,先不說短時間能不能生產出來,就算能做出來,價格也要貴上十倍都不止!
不過以后不行了,歐美日韓對星海進行了全面的技術封鎖,荷蘭那邊已經pass掉XHZZ的訂單申請。
不僅僅是荷蘭,德國跟日苯那邊的零部件訂單也毀約了,導致最關鍵的超精密工件臺一直不能達到滿意要求。
來到實驗室,陳序控制機器人調校超精密工件臺,而小白則根據電腦上的反饋結果重新編寫控制程序。
一遍、兩遍、十遍……
這一做就是十二小時,餓的實在撐不住了才出去吃一點,然后繼續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中來。
超精密機械的調校是非常耗費時間精力的,像米國Cymer、德國蔡司的工程師對每一個部件的調校次數都有可能高達十年以上。
當然,陳序不可能像那些工程師一樣,花費十年去調校一個零部件,也不需要。
小白會幫他省去百分之九十九的步驟。
半個月后,經過陳序廢寢忘食的工作,把超精密工件臺的精度調校到了3nm。
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紀念意義的時刻!
因為3nm的超精密工件臺已經滿足了14nm光刻機的制備工藝要求。
從這一刻起,中國算是全面掌握了14nm光刻機的制造技術。
上百名工程師全部圍了過來,看著模擬機上的超精密工件臺高速運行著,很多人眼睛里泛起了淚花。
偌大的實驗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啪啪啪……”
多少年了,中國一直嚷著制造“中國芯”,但是因為造不出來尖端光刻機,這個夢想只能停留在幻想之中。
在機械、通訊設備、企業金融、航空航天等核心領域,不得不大量采用國外的芯片。
而眾所周知,芯片是可以開后門的,而且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最危險的就是只要不拔電池,通過芯片后門你所有的動作、所有的信息別人都可以輕易獲取,而且你還不知道。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智能手機一般都裝有GPS芯片,即使關機了也可以定位。
張海春博士看著電腦上運行的數據,膀激動的說:“好啊…好!實在是太好了!”
陳序面帶笑容說:“還是差了點!不過差不多到極限了,想達到10nm的制備工藝,只能從硬件上想辦法了。”
“已經非常厲害了……”
現場工程師個個都以崇拜的眼神看著陳序。
很快**EE的董事長孫立群,以及魯嘉榮博士都是聞訊趕來,看到運行數據都是興奮的恨不得手舞足蹈。
“實在是太好了!”孫立群說著朝實驗室大門口跑去了,看樣子是去打電話給上級部門報喜了。
魯嘉榮博士激動到眼淚都下來了,緊緊摟著陳序的肩膀,看著模擬機上高速運轉的工件臺,語無倫次道:“陳工……你…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