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蘇城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精彩首秀,只是為廣大普通網民提供了新的談資。
但是像alphabet、白度、特斯拉、通用、Uber、蘋果、豐田、英特爾,這些從事相關技術開發的公司,一個個眼珠子差點沒驚掉。
星海展現出來的無人駕駛技術,其背后折射出來的是星海科技在攝像頭、計算機視覺、雷達傳感器、導航和路徑規劃等各個領域的全面領先。
已經到了吊打所有公司的地步,或者說,他們跟星海科技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技術層面上了。
但是這又怎么可能呢?
米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技術了,國內的國防科技大學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該領域。
而星海科技呢?
他們成立時間也不過才3年多,怎么可能這么快就全面領先他們了?
軟件方面就不去說了,陳序是圖靈獎獲得者,而且還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智能軟件,在控制領域可能掌握了一些壓箱底的技術沒有公布。
但是像攝像頭、衛星導航這些環境感知設備,很多公司自認為比星海科技要領先了很多,他們搞不懂星海科技是怎么做到一騎絕塵的?
這根本是天方夜譚嘛。
不過再怎么不相信也沒用,蘇城無人駕駛公交車正在市區內各個道路上奔跑著呢,事實勝于雄辯,他們確實技不如人。
國外公司什么心情暫時不知道,但是白度創始人李巖洪得知這個消息,卻仿佛一夜間老了十歲一般。
曾經的白度作為BAT之首,那是名副其實的,藤訊跟啊哩吧吧不過是小朋友罷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那個“內事不決問百度”,墳頭草已經一丈高了。
六大盈利板塊,社交(貼吧)、綜合資訊(百度新聞和百家號)、地圖(白度地圖)、瀏覽器(白度瀏覽器)、視頻(愛奇藝)、人工智能(無人駕駛。
現在除了無人駕駛+地圖外,其他基本上都是風燭殘年、搖搖欲墜了。
李巖洪一直幻想著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彎道超車,再現白度往日榮光,而無人駕駛技術被他寄予了厚望,甚至2019年因為第一個拿到無人駕駛牌照,還一度信心滿滿。
可最終等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白度再也沒有崛起的希望了。
李巖洪心如死灰。
事實也正如他所料。
在星海科技進入搜索領域后,白度股價便不斷下跌,已經從當初的300億美元,跌到了200億美元。
而等到星海推出強大的無人駕駛技術后,白度股價再次應聲下跌10個百分點。
不過也已經沒人關心了。
白度早就像過氣明星一樣,成為了過去式,是死是活,根本沒人關心。
……
蘇城吳崧江科技園,星海集團總部。
當蘇城無人駕駛公交車首秀取得圓滿成功后,藍汐便組建起強大的銷售團隊奔赴向全國,跟各地方政府或企業商談合作代理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