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娘是個寡婦,家里沒有男人,沒有辦法制服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所以很快就被排除嫌疑人范圍。
但是制衣廠里會縫紉的也就幾個年齡大的婦女,所以線索又斷了。
緊接著,警方又依據死者生前的身份,逐步排查身邊的人。
根據鄰居的說法,這一家人是后搬過來的。
兩個人結婚后不久,就搬到了張家莊,后來就一直生活在這里。
生下孩子后,兩個年輕人都很忙,經常幫別人整理地,或者做一些小時工的工作,養活孩子。
后來有幾年,男人出去打工,女人自己在家帶孩子。
出事那年,男人剛從外地回來,沒想到當天就沒了。
鄰居說這一家都是好人,平時誰家有事,也會幫把手。
孩子也很懂事乖巧,那人出去工作經常往家里寄錢,手里富裕的時候,鄰里借錢女人也不吝嗇。
雖然是外來的人,但是大家相處的很好,所以應該不是本村的人作案。
根據鄰居說的,警察有去查這家人搬來張家莊之前的住所。
發現這兩個人是逃婚過來的,本家是在臨市的一個小鎮子。
父母反對兩個人的婚事,男的就帶女的跑了。
跑的時候,女人已經懷孕三個月,所以搬過來沒多久,就生了孩子。
查到兩人本家的時候,才知道這兩個人多年來沒有音訊,家人以為他們早就死了。
一打聽,他們還小的時候,也都是十里八鄉的優秀青年,平時也沒有什么仇家,除了鄰居吵過架的陳大勇家。
但是自己人都沒找到他們,陳大勇就更找不到了。
所以線索到了這里再次斷了。
在所有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個小警員靈光一閃,說報案的大娘不是看見三輪車了嗎。
那個時候三輪車在村子里可是稀罕玩意兒,村子里就沒幾家有的。
有了新的線索,大家又開始排查張家莊和附近幾個村子誰家有三輪車。
張家莊里只有村長家有個三輪車,但是村長平時和死者沒有交集,又是兩個老人單獨住,所以也排除在外。
其他村子也有三輪車,但是又沒人認識死者一家,所以線索再次斷了。
不過還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有個大哥說死者死亡前一天,有人用兩百塊錢借他家三輪車,說是收豬的,車不夠借用。
警察根據這個線索又查了附近有沒有人看見那個借車的人。
沒有人看見,當時又沒有監控,就更沒地方去查了。
這個案子就這樣擱置下來,三個月后,定為懸案所有的線索記錄檔案,然后就塵封在警局里,再也沒人過問。
一笑看著尸檢報告上那三張照片,感覺這三張照片上的縫紉方法似乎不是一樣的,但是差別很小,她看不出來。
這方面的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
所以一笑就拿著尸檢報告去和陳河說。
陳河看了看那張尸檢報告,點點頭說確實不一樣。
又看了去年的那張尸檢報告,頓時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