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聽到三位代表大秦最頂尖的朝臣,對自己一通猛夸,頓然笑得合不攏嘴。
要知道在往日里,朝堂論證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嬴政坐在上面看著他們爭論,自己有時候到下朝都沒有能夠插嘴的機會。
而如今,自己就只是一篇策論,讓三位大秦重臣佩服得五體投地,怎能讓嬴政不高興?
而且不止如此,隨后三位大秦重臣,主動提出,將嬴政這篇策論當場轉抄,準備連夜召集官員進行討論,打算將官員考核制度,盡快提上日程。
嬴政自然千肯萬肯,蜀地的事情能按照他的設想來處置,那是最好不過了,即便這設想全部出自太子,嬴政心中也是高興的。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里,嬴政對蜀地吏制開始試行官員考核制度,經常會關心一下,但是很快發生了一件讓嬴政注意力轉移的事情。
御書房,嬴政的龍案上,擺放著一件急報,這是來自月氏國國王的國書。
國書中,月氏國王愿與大秦交好,然后意圖與大秦聯合出兵,一起征服羌人。
羌人最早是生活在是黃河上游一代的游牧民族,直到羌人愛劍被秦國抓去做奴隸,學得農牧知識,逃回故土,教會羌人放養牲畜,種田勞作,成為羌人首領,羌人才逐漸有了族群!
到秦獻公時,羌人因為秦國大肆擴張,失去了故土,西遷數千里,才有了如今的羌地。
大秦統一天下,嬴政并沒有向西擴張的戰略,所以羌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衍,實力開始壯大,隱隱有威脅月氏和秦國邊境的意圖。
但是羌人懼于秦國北擊匈奴之勢,一直都對大秦不敢有輕舉妄動,所以嬴政也沒把羌人放在心上。
尤其根據黑冰臺的稟告,羌人至今還處于原始奴隸社會,內部存在超過一百個規模大小不一的羌人部落,實際并不團結,嬴政就根沒把對方放在眼里。
而月氏國愿與大秦交好,卻又以此為條件,就讓嬴政內心存在兩種爭議的決定,就召集軍政大臣,前來商議決定,該如何處置這份國書。
“諸位愛卿都看過月氏國王的國書了,諸位覺得該如何處置呢?”
嬴政拋出問題,右相馮去疾立刻出班奏道:“陛下,羌人與月氏之間,早有矛盾,最近幾年,羌人與月氏之間交戰頻繁。”
“但是羌人與我大秦卻是無冤無仇,而月氏之前還糾集匈奴,對我大秦出兵,故而在臣看來,月氏國王的國書,極為無禮,應當直接退回。”
李斯對馮去疾的看法,深表贊同,嬴政聽了兩位丞相的意見,卻是沒有說話,而是看向軍方主要將領。
王賁作為當前大秦軍方第一人,自然第一個站出來,“陛下,在臣看來,無論是月氏,還是羌人,都是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都是應該為我征討的對象。”
“既然他們自己已經打起來了,還想我大秦助陣,那就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出來,反正最終都是我大秦嘴中的一塊肉,就先讓他們出出血。”
“不錯!”李信冷哼一聲道:“月氏國王反復無常,先前偷襲我大秦邊鎮,屠戮擄掠我大秦軍民牛羊無數,哪怕之前是戰敗了,但是這仇怨可不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