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心中了然,居然還有散修來此投奔宗門。
“無維”
眾人所好奇的奇特少年,也報出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眾人互通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姓名,氣氛還算融洽,因為眾人的年齡相差無幾,交流起來沒有什么壓力。
等到身穿棕色麻衣的雜役弟子陸續出現。
眾人作別,便與前來接引的弟子們,各自去了正陽殿的房間休息。
楊辰打量了一下接引的弟子,便攀談道:“不知師兄怎么稱呼。”
接引弟子連忙擺手說道:
“師兄不敢當,我也只是一位雜役弟子,等到明日,說不好,你我便是同門了。”
“你若成了外門弟子,我還要叫你師兄,我叫譚青,你叫我老譚就行。”
楊辰連道不敢,另一只手直接塞了一個錢袋到譚青手里說道:
“小弟初到宗門,對這宗門規矩和事物一概不了解,還望師兄提點一二。”
譚青顛了顛錢袋,見四下無人收到了袖子里。
便開始知無不言的說起了這次云渺宗大開山門的緣由和宗門內的規矩。
與譚青拜別后,楊辰便到了這簡樸但卻文雅的房間里住下了。
簡單洗漱,楊辰一頭栽倒在床上,除了床有些涼,到也舒服。
楊辰解開身上的褡褳,墊在腦后,仰躺在床上。
腦海中理了理從譚青口中得到的信息。
這云渺宗分內外兩門,外門招人,每隔一兩年,就會提前放出風聲。
若有意愿,提前幾日趕來參加即可。
而這內門的招收條件就有些復雜。
宗內不時會舉辦外門大比,前百位收為內門弟子,前十位,則可能會得到金丹長老的青睞,收為親傳弟子。
但是并不是誰都可以參加外門大比,只許三十五歲以下的外門弟子參加。
如果三十五歲之前沒能進入內門便會驅逐出門。
如此往復外門弟子一直在一個固定的數量。
要想不被驅逐出宗門,也可做些外門管事的活計。
而雜役弟子沒有多好的資質,只能學些粗淺道法和武功。
內門弟子每次只收百人,修仙問道艱難。
內門弟子消耗極大,有外出歷練戰死,有壽元耗盡而死,有走火入魔而死,還有宗門之間的暗殺消耗。
所以外門大比的頻率,也會看內門弟子的數量再進行舉辦。
隔個幾年,內門便會大開山門,直接選拔資質上乘的弟子。
屆時宗門長老都會親臨大比,來點評查看。
若是有入了宗門長老法眼的,便會被收為弟子,親自教導。
若是天資傲人者,或有奇遇的弟子,突破到筑基層次。
那就大可不必進行大比,直接就可進入內門。
筑基修士身著藍衣,領別兩道云徽。
筑基修士是云渺宗的基石,出門在外,都代表著云渺宗的臉面。
回想了下那修士領間的一道云徽,楊辰大概能猜到他剛才面色不虞的原因了。
想必是資質一般,突破筑基無望。
才被派到這里,做負責招收外門弟子的外門執事。
而李穆冒然問話,戳到了其心中痛處,才拂袖而去。
云渺宗,自開山立派以來,五千七百余年。
現有外門弟子七千余,內門弟子不到一千人。
外門長老七十二人,內門長老三十六人,太上長老七人。
內門弟子之首,為大師兄。
地位略高于門中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