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白虎長幡,合歡宗修士儲物袋中的法器少的可憐,都是些中品下品的一般法器。
楊辰眼界已經高了許多,實在是他家底深厚,強過大多修士。要知道大多數練氣修士還是在用中品法器,稍有身家的也不過是一把上品法器罷了,頂階法器,那是筑基期修士用的法器。
這合歡宗修士為了這白虎長幡,消耗了不少的身家,不過楊辰并不知道罷了。
既然有了大概方向,楊辰也不急于離開風暴之森,養好傷勢再趕往劍墮之地也來的及,與卞哲等人約定好的時間是以一月為期。
楊辰想想自己的境地,此行估計不會順利,這秘境中的危機還大于卞哲的預期,能趕到劍墮之地,不知道五人還能剩幾個人,楊辰只能寄希望于卞哲手段多一點,別被這秘境中其他的修士殺了就好,若是正主沒到,鳳眼之果可就弄不到了。
楊辰并沒有急著研究那些御獸秘術,而是接著看起合歡宗修士留下的其他書籍來。
其他的書本,多為房中秘術,對這合歡宗的根底,楊辰也猜個八九不離十了,這絕對是個邪宗,因為楊辰翻看到了一本采補之術,其中對于圈養爐鼎的法決秘術,記載的清清楚楚。
‘這秦國怎可容忍這害人邪宗留在國內,就不怕惹起公憤嗎?’
楊辰不知道的是,各國魔宗邪宗也不少,是一股很強的勢力,只是十萬大山環境特殊,人煙較少,宗門道統都是各國大修建立的。
試想下,哪會有魔道修士去十萬大山留下道統,就為了鎮守妖族勢力?這不是魔教中人做的事。
相比率性而為,肆意殺戮,蔑視因果的魔道修士,那些邪宗才是最讓名門望宗惡心的。
這些邪道修士,只求境界突破,是無所不用其極,陰陽相生的大道,就硬能發展出,豢養爐鼎用來采補的合歡宗。
若是正常雙修,對兩方都有裨益,合歡宗則不同,門內修士人人都有爐鼎,修為高的采補修為低的,修為低的采補那些爐鼎。
合歡宗修士,外出裹挾仙魔兩方的修士,掠回宗門作為爐鼎,也不足為奇。
對于邪宗修士,仙魔兩道都是能避則避,若是形勢稍強,直接打殺了都是正常。
耐何這三方在各國也都維持著一種平衡,誰也不敢率先向其他勢力發難,畢竟除了他們,還有龐大的巫師勢力。
千萬年演變下來,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邪宗如同陰魂,總有急功近利的修士繼承道統,清繳是清繳不完的,只會造成更大的災禍。
各國為了維持現狀,也就默許了這些宗門的存在。
邪宗修士一旦有了自己的宗門界域,也就收斂了不少,暗地里蠅營狗茍,那是少不了的。
不過這修真界也不是非黑即白,仙門中的齷齪丑事也是不少,不見得就比坦蕩的魔門干凈多少,魔門中也有一心向道的修士,只不過是道路不同罷了。
不過這合歡宗修士對陰陽學術的理解,確實有幾分獨到之處,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