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要面臨抉擇,舍棄佩劍不大可能,多半要收集靈材尋人重新祭煉飛劍。
重新祭煉飛劍的耗材不在小數,還要承擔飛劍祭煉失敗的風險,重新煉制一把飛劍,不一定合心意,常常陷入兩難境地。
王煙還在摸索降魔杵的功夫,楊辰已經翻看起天靈散人儲物袋中的玉佩、竹簡、書冊之流。
將法術之流依次拓印了一份收好,這天靈散人儲物袋中的法術還真夠雜的,多是些二流法術功法,楊辰沒有修習的興趣,可以留作推衍功法的參考。
良久,楊辰的神念在其中一塊玉簡停留許久,過了半晌才睜開雙眼。
“看看這個。”
說著,楊辰將此玉簡御給王煙。
王煙接過,過了半晌開口說道:“元始指玄心經,玄門妙術,看樣子是直通化神的功法,單看名字都知道是元始宗的功法,不過對我來說無用,我有主修的功法。”
說著,王煙將此物扔回,大羅劍宗是劍修宗門,軒轅劍道,五行劍術,各有其中深意,門中傳承無數,這東西帶回宗門也就是換些貢獻點,扔到藏經閣吃灰。
楊辰搖搖頭,將玉簡收入袋中,這東西可以留給天機閣,怎么說也是傳承完整的功法,他雖用不上,天機閣自有人會用的上。
這次王煙也上手翻看起來,蓋因天靈散修留下的法術功法,多為元始宗之物,古修記錄法術,多是隨手為之,什么承載之物都有。
還有法術刻錄在奇石之中,用神識難窺全貌,還需凝神查看。
這一點如今修士做的就很好,都用神識刻錄進玉玨之物,便于傳承整理,前文更是有功法概述,法決要領,術法總綱。
不需過多揣摩,便能知曉其中含義。
這些古修之物則沒有,楊辰和王煙都是大宗出身,見慣了宗門藏經閣的書文,對著些艱澀功法十分頭痛。
楊辰挨個查看,總要揣摩幾十句才能看出個大概含義,古修所用文字也不盡相同,最有趣的便是很多地方都不成文字!
沒錯,有的功法并不是文字,而是符文交雜,甚至通篇鬼畫符。
其實全篇鬼畫符這種還好,楊辰法禁之術造詣不低,用神魂參悟其中奧妙,還能識得一二,能感受到些許法術奧妙。
若是楊辰習過的法術,通常稍一接觸便能分辨出來,但是就如五行法術,各種靈術百花齊放,單是遁術,楊辰就已經分辨了不下十數種。
楊辰仿佛回到了初踏仙路的時候,那時候修習一個火球術,都要看著前輩的批注來修行,一個火球術都被修士們玩出了花。
這里多運半分,就有火蛇之效,那里稍弱半分,就可化作漫天飛火。
楊辰和王煙都沉浸在解析法術的奧妙中,一時不知歲月流轉。
二人的元神之力穩定增長,四周靈力自行灌入二人身軀之中,被煉化消散,截留封存。
楊辰停駐已久的法術理解,術法之道的理念在腦海中碰撞。
他已經很久沒有去鉆研一個靈術的組成,如今深入淺出對所修靈術重新修習,種種靈術的理念在楊辰的腦海中激蕩。
窺得玄妙極是美事,不同于心境的提升,對道的運用,對天地規則的理解,更為真實。
楊辰的身軀中五行靈種遙相呼應,殿中靈力化作霞光將楊辰的身軀籠罩其中。
王煙也沉迷其中許久,不知多少年月才收回心神,顫抖著將手中竹簡放下,只覺心中滿是對大道的理解,只想好好閉關研習所得。
余光卻看到五彩霞光中的楊辰,不由大為羨慕,這是法修的機緣,看樣子楊辰的積累要比他深厚許多,頓悟就是對一段修煉的總結,對之后修煉道路的探索。
頓悟的時間約久,修煉中積累的疑問解決的就會更多,對后續修煉的方向就越發清晰。
王煙索性不去管他,閉目打坐調息靈力,他對劍法的理解又加深了許多,取人首級于千里之外的道術,他似乎觸碰到了幾分可能,這才是劍仙手段,是他渴求的大道。
而王煙這一閉關則又是許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