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直連講完后,何坤讓何家環、王路河、王連相也上去講講自己今天尋找的情況。
何家環找到談到五里村需要三百個幫工,王路河講到梨村需要四百個幫工,王連相提到呼營村需要三百個幫工。
眾人講完后,何坤上前道:“現在的情況,大家應該比較了解了,加上現在趙溝村需要六百人、楊溝村需要一百人,胡莊村需要一百人,加起來就是兩千四百人。周灣村的裝沙人員,我就不加到里面了。”
“我們村各家能夠留出來的閑散人員,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除掉老人和孩子,只有一千人,面對這兩千四百個幫工,我們該怎么辦?”
郭直連道:“看幫工費吧!那個村的幫工費用高,就去那個村,大家去當幫工本來就是為了錢。”
何家環道:“我覺得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每個村所干的活不一樣,有的輕,有的重,不能單純的用幫工費來衡量。”
王路河道:“我覺得何家環說的有道理,另外我們也要考慮這些活的長期性如何,優先選擇時間長的幫工活。”
王連相道:“我覺得還是以幫工費為主,我得到消息,因為幾天后,還會有暴雨,所以很多村為了避免暴雨后瓜果的損失,才愿意請幫工。大家也就干這幾天而已,累點也沒關系,主要看能給我們多少幫工費。”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何坤一時之間也拿不定注意。
他看向周紅星道:“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周紅星道:“我覺得大家說的都很好,當幫工確實就是為了賺錢,不過,我覺得選擇的權利應該交給村民,他們如何選擇就看他們了。”
“這幾個村,我建議都去一些人,具體幫工費用和時間長短由每個村民自己去談,每個村的情況也確實不一樣,不過我建議談的時候,盡量可以有長期的幫工活,不只是這幾天需要,我們就過去幫下。”
“每個村的幫工費用并不是由村長定的,而是由每個雇傭的村民自己出的,再加上受雇的村民太多了,我們也沒辦法一一和他們談。”
其他幾人一聽,也是覺得周紅星說的有道理。
周紅星繼續道:“之所以讓每個村都去一些人,就是希望去的這些人可以包下那個村的所有活,可以今天在這家幫忙,明天在那家幫忙。現在和昨天不一樣,是他們需要人,缺人,不是我們必須去,這樣我們更能有主動權。”
何坤一聽,覺得這話有理,這樣的話,哪些雇主就不得不加大幫工費用,對于現在缺錢的村民來說,這個才是最需要的。
等他們商量完,已經是晚上十點了,忙了一天的周紅星才趕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何坤就打開村里的廣播,開口道:“東驛村的村民們,東驛村的村民們,根據村支部幾位干部的努力,我們又找到了更多的幫工活,現在楊溝村需要幫工一百人,胡莊村需要幫工一百人,桃營村需要兩百人,陽村需要幫工兩百人,肖灣村需要幫兩百人,五里村需要三百人,梨村需要四百人,呼營村需要三百人。”
“現在的幫工活比較多,我們村支部決定,大家去那個村當幫工是自己的選擇,幫工費用可以自己談,另外昨天去過趙溝村。楊溝村、胡莊村當過幫工的,今天依舊去比較好,雖然我們的幫工活是多了,可是我們不能喪失信用,不能因為選擇多了,就忘記昨天給我們活的人。”
“另外大家談的時候,盡量和雇主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爭取以后有更好的活干。”
周紅星聽完后,覺得還是村長考慮的周到,他之前沒有考慮這個信用問題,昨天去趙溝村幫忙的,昨天走的時候,肯定大部分都答應今天還會過去,就像他答應趙元齊那樣,所以即使有了更多選擇,今天依然還要去趙溝村。
村長何坤講完后,村民開始自己挑選自己所去的村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