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相坐在一輛大卡車的副駕駛上,后面還跟著幾輛卡車,卡車上都裝滿了石頭。
旁邊的司機抱怨道:“去你們村的路太難走了,我這油耗要比平常多出好多。”
王連相坐在車里也是上下顛簸搖晃,他可以感受出的出這卡在行走在土路上的艱難,而卡車駛過,地上的塵土飛揚,后面十幾米外的視線全被塵土覆蓋。
聽說鄉里為了促進鄉里的經濟發展,已經在準備修建鄉道了,不過眼下他們還必須繼續走在土路上。
聽著司機的抱怨,王連相也是有些無奈,他們鄉的情況確實是這樣,這還沒到他們村,要是到他們東驛村,這司機估計又要加大抱怨力度了,他也知道其實這司機也是想讓他再加些錢,不過他卻是不敢再加錢了,如果再加錢,那后面資金不夠,有他們難受的。
從平陽縣到東驛村,卡車總共走了兩個多小時,當進入東驛村的村道時,路面更加狹窄,如果卡車經過,兩旁的行人必須進入路邊躲避,而卡車司機必須小心翼翼的行走,一是避免碰到來往行人,另外也是擔心卡車走偏,掉入路邊兩旁的深溝中。
司機邊開車,邊唉聲嘆氣,抱怨這次接到的活不好干。
當卡車穿過村道,進入村后面的崖坡道,準備進入黃河灘地時,卡車司機更是小心翼翼的在坡道上前進。
因為卡車非常重,再加上這坡道乃是土路,車輛走過,路面都要壓低一些。
而此時,周紅星正帶著眾人已經在計劃河岸線上開始開挖,他們前兩天就已經開始動工了,此時在黃河灘地上有縱橫五六百米的深坑,這坑呈現四十五度往上延伸,有五六米深,并且隔十幾米,就有一個長八米,寬六米的溝槽。
四十多個村民正拿著鐵鍬在挖土,還有十米村民正把挖上來的土運往現在的河岸處。
他們正忙碌的時候,看見崖坡上卡車緩緩駛下,他們興奮不已,石頭終于來了。
其實此刻他們并不急著需要石頭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因為他們挖好的堤壩和溝槽還需要水泥進行澆灌,水泥澆灌后,才會堆砌石頭。
不過石頭是最主要的材料,只要石頭到了,他們后面隨時都可以堆砌石頭。
卡車進入灘地后,直接卸在計劃河岸線附近,為了便于搬運,都是沿著計劃河岸線一路卸載的。
看著一車車的石頭卸下來,周紅星對王連相道:“辛苦王叔了!”
王連相道:“這都是應該的,黃河灘地的打岸治理好后,村民都會獲利。”
王連相這一次坐在卡車上回來,主要是給這些卡車司機引路,只要這些司機熟悉路了,司機后面會自己過來。
而水泥,王連相準備在所有堤壩最基礎的土坑和溝槽挖好后,才準備澆筑水泥,所有現在還不急。
按照他們本來的計劃,挖土的環節半個月就會完成,再加上澆筑水泥三天時間,后面堆砌石頭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這樣堤壩的修建就會順利完成。
可是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11月份下個幾天的雨,他們的進度被拖緩。
周紅星在何坤家中,何坤有些發愁,因為下雨,他們的施工進度拖緩,這意味著他們很有可能在十二月份無法完成堤壩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