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的時候,東驛村的籃球隊參加鄉里的籃球賽,奪得第二名。
第一名是趙溝村,第三名則是五里村。這兩個村的籃球隊在鄉里本來就非常有名,只是他們沒想到今年東驛村的籃球隊卻是一匹黑馬,一舉奪得第二名。
東驛村的橫空出世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他們想過第二名會是五里村,可是沒想到竟然會是東驛村。
東驛村的名聲再次引起了關注,之前因為東驛村堤壩的設計圖樣以及提前完工受到鄉長的點贊,這次籃球隊更是出了風頭。
不過東驛村的實力確實不可小覷,因為王進的籃球技術確實非同一般,很少有人能夠在王進的手中奪得球的,再加上何秋的三分球準度更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東驛村的籃球隊取得第二名,不是僥幸,而是確實有這個實力。
周五的時候,他們要代表西鄉縣籃球隊去市里參加籃球隊比賽。
周紅并沒跟著去,有王連相和郭直連兩位干部在,就是村長也不需要過去。
而周紅星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初五的五里村廟會。
這一天,也是小年,早上放完鞭炮,吃完餃子后,村子外已經聚集了很多人。
馬亮的大鼓放在一輛三輪車上,馬亮也同時站在大鼓處,雙手論起鼓槌不斷的敲擊著大鼓。
咚咚,咚咚咚,非常有節奏。
而后面有幾個婦女也扭起了秧歌,雖然人數不多,不過他們卻是非常起勁。
到了早上八點多,扭秧歌的隊伍已經有了兩三百人,后面踩高蹺的年輕小伙子,腳上的方條棍已經綁好。
這踩高蹺的棍子是有講究的,為了方便著力,一般設計成長條,下面的四個邊角棱角分明。
踩高蹺是非常費體力的,所以現在他們的隊伍還沒走,他們就坐在那里休息。
到了八點半的時候,扭秧歌的隊伍已經有將近三百人了,而踩高蹺的隊伍也有了兩百多人。
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馬亮的鼓聲越來越大,而三輪車也緩緩前進。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五里村有六七公里路,路程還是比較長的,不過他們也不可能全程都這樣前進。
不過在出村的時候,以及出了村經過周灣村、肖灣村的時候,他們的扭秧歌和踩高蹺則是需要展現出來的。
在其他村面前,他們村的聲勢要顯露出來。
不過,過了肖灣村后,后面將近三公里的路程是沒有村落的,這段路程,他們可以正常行走,不必以扭秧歌和踩高蹺的方式前進。
鼓聲震天,隨著隊伍的前進,一些看熱鬧的人也加入了扭秧歌的隊伍中。
走了五六百米,就到達東驛村和周灣村的交界處。
在馬亮的鼓聲下,周灣村的很多人都知道東驛村的趕廟會隊伍過來了。
他們個個站在路邊,看著從他們身邊經過的扭秧歌和踩高蹺隊伍。
這時,周灣村的一人喊道:“快看,那是變花臉。”
眾人紛紛看去,發現東驛村的隊伍中確實有五六個裝扮成老頭和老太太的人在的隊伍中行走。
在東驛村的隊伍前進的時候,后面桃營村的隊伍也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