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后,所有的孩子小學初中都可以讀完,而不需要很多花銷。
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不識字,那外出找路都很困難,而且不識字很多東西就是看不懂的。
像他們村里面的人,其實買農藥買化肥,如果說農藥藥瓶上面的字都不認識的話,其實一些農藥的一些配比還要請人去看。
周紅星深知讀書識字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這次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對他們這些農民的最大的禮物,讓他們少了很多負擔,為祖國的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原本有很多家庭讓孩子去外出打工謀生活的,也斷了這個想法,讓孩子繼續上學,畢竟以前上學需要很多花銷,現在九年義務教育施行后,就不需要有過多的開銷,父母自然愿意孩子讀書多一點,像他們這一輩的,其實很多都不識字,他們深知不識字所帶來的困難和麻煩,所以說都希望孩子能夠讀書識字,甚至希望孩子可以學習好一點,上高中上大學。
過年出門串親戚的時候,父母討論最多的其實是孩子,都在討論孩子在班級里面學習怎么樣,升初中的考試,誰是村里面的第一名?
如果孩子的成績比較好,父母的臉上也非常的有光。
今年郭凡的孩子中招考試,考上了市里面的重點高中,郭凡非常的高興。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后,他們原本的學費省下來了,郭凡也花了很多錢在自己家的孩子上面,買了很多輔導書籍,希望孩子可以像周紅星一樣考上大學。
當然也有一些村民覺得孩子不需要上學,在家幫大人干活,到了將近二十歲,娶個老婆,就不用再管了。
周紅星正呆在村支部里面,一個二十多歲的孩子忽然跑了進來,“叔,我想上學,可是我爸不讓我上學!”
周紅星抬頭看去,發現來人乃是他們村王金平的孩子王金川。
他眉頭緊皺,現在已經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了,孩子上學沒有那么多負擔,這王金平為什么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呢?這個孩子他記得現在應該是準備上初一。
“你爸爸為什么不讓你上學呀?”周紅青開口問道。
“我爸爸說小學上完就可以了,已經可以識字了,不需要上那么多,上學那么多也是浪費。”王金川道。
周紅星覺得這王金平的觀念有問題,孩子上學多一點不是更好嗎?
國家之所以施行九年義務教育,就是覺得要提高人均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如果說我只上小學就可以了,那很多初中的課程都沒有上,很多知識都不懂,以后到社會上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麻煩的。
“王金川,這個事情你不用擔心,我和你一起去找你爸爸,一定要讓你能夠上學。”周紅星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王金川露出開心的笑容,他終于可以回到學校了,可以和附近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他相信有周叔叔幫忙,爸爸一定會同意的。
幾分鐘后,周紅星就到了王金平的家里。
王金平正在家里面綁玉米穗,把收好的玉米全部都穿起來,掛在房梁上,讓玉米全部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