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道:“我,我,我買兩百瓶。”王信還是鼓起勇氣說了出來。
因為他擔心他在買的時候再說的話,他后面的哪些人會罵死他,后面排著這么多的隊伍,人家最多也就是十幾瓶,你倒好,來個兩百瓶。
如果新到的貨多的話,你來個兩百瓶,那還勉強可以接受,只要你買了,不影響后面排隊的人就行。
可是如果進的貨少的話,你拿個兩百瓶,后面的人該怎么辦?
王信覺得自己先把數量說出來,讓大家心理先接受他的數量,不至于到時候再報出來,讓人去罵他。
不過他剛報出這個數字,兩百瓶,他前后的幾人就震驚住了,兩百瓶,這是什么概念,這飲料是不是非常緊俏,否則此人也不會買兩百瓶,進行備貨。
是的,一定是這飲料太稀缺了,此人在備貨,那他們要不要也備貨。
王信說完后,周圍的人心思急轉,他們暗道自己預想買的數量還是太少了,人家已經備貨要備貨兩百瓶了,他們還是十幾瓶,一旦這十幾瓶飲料喝完了,后面難以買到怎么辦?
王信知道自己的數量報出來后,肯定會引起后面的人震動,不過他的數字報出來后,確實引起了后面人群的震動。
“你知道嗎?前面有一位已經在開始備貨了,要買兩百瓶。我們也要備貨一些。”隊伍中一名男子說道。
“那你備貨多少瓶,主要是我們不知道這飲料到貨數量有多少,這些數量能夠支撐多久。”另外一名男子說道。
“多備貨一點,總歸沒錯,我要備貨一星期的量,我們家有七口人,一人一天兩瓶飲料,就是十四瓶了,一星期就是九十八瓶,干脆就買一百瓶放在家里。”那么男子算完后說道。
“我也要備貨一星期的,我備貨八十瓶。”
“我家里人多,我也備貨一百瓶。”
備貨一百瓶,兩百瓶的數目很快在隊伍中傳了出去,此刻隊伍中的人,他們最少的備貨量也有五十瓶。
而這一切于四海都不清楚,他只是知道他超市門前排了很長的隊伍,都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等著蘋果果汁飲料的到貨。
至于每個人能夠買多少瓶,他估計可能就三四瓶吧!買那么多干嘛,他明天又不是不賣了,沒有貨了。
這次進貨可是兩千瓶,最起碼可以支撐兩天吧。畢竟一天賣出去一千瓶,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多了。
他記得他們超市中之前最暢銷的產品,一天也就賣出去一百件而已。
郭響林開著面包車,早上八點出發,到了下午三點才到城里面,今天路上有些堵車,再加上有些路段他需要開的慢一些,避免飲料之間碰撞太厲害,導致報廢的數量增加。
不過當他到達城里面東城區的時候,看見有很多人都往這邊趕去,他的心中有些疑惑,這些人到底去什么地方。
不過他越接近四海超市的時候,發現這里的人群越多,因為靠近四海超市的人員太多,他的面包車也開的比較慢。
明明只有幾千米的距離,如果是昨天的話,他最多十幾分鐘就到了,可是今天半個小時了,還沒到。
已經三點了,郭響林的面包車開在人群中間卡著,艱難的往前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