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深知各家各戶村民的情況,他們這一輩和周紅星不同,他們是從困難中走出來的,東驛村剛建成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苦,那個時候很多村民從黃河攤上搬移過來重新建立村莊的時候,水井沒有,需要自己開挖,田地荒蕪,需要自己開墾。
而到周紅星這一代,村莊已經建成,田地也早已經開荒完成,沒有經歷他們當時的困難。
而在那個時候,他們這些人吃飯、喝水困難,干活賣力,身體都有一些小疾病。
這些疾病他們都忍著,只要沒有變成大病就成。
他們平常也很少去醫院去看病,就像周紅星的母親王霞,之所以患了胃癌,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落下的,而周紅的父親早早過世,也是因為太勞累,所以才過早的離開了人間。
到了周紅星這一代,生活條件好了很多,身體素質也比他們之前好了很多。
周紅星這一代中,如果生了重大疾病的,要么是家里確實比較窮,太勞累,吃飯生活不規律,才會容易生病。
要么是先天生下來,身體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是特別好,容易生病的那種,否則也不會得嚴重的疾病。
王連相道:“這政策來的太及時了,是國家對我們最好的給予,極好的解決了農村人看病難的問題。”
“一些小病,我們都有錢可以買到藥,可是一些大病,費用太多,我們承擔不起,可是我們承擔不起,國家卻是給我們承擔起來,讓我們敢于去看病,有能力去看病買藥,不用擔心承擔不起醫療費用。”
郭直連也是說道:“確實是這樣,你看這個報銷比例,住院報銷中,一些檢查費,限額兩百元,手術費超過一千元,按照一千元。大家都知道在醫院檢查的時候,這些檢查費非常的高,兩百元遠遠不夠,可是國家限額道到兩百元,手術費也是有限額,這極大的減少了村民的負擔。”
“一些人羨慕住在城里的各種好處,可是他們看病有這種好處嗎?那肯定是沒有的。”
“所以,我此刻覺得身為農民,還是非常幸運的,很多政策是城里人享受不到的,身為中國人的農村,還是極其幸運的。”
何家環等人聽到郭直連的話后,也覺得郭直連說的非常的對,這么好的政策,確實只有中國人的村民才能享受到。
周紅星道:“這農村醫療合作的好處,大家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那下面就是動員大家積極參與這個農村合作醫療,這個事情就有郭叔和王叔你們兩人負責吧!”
“這個制度是資源參加的,不強求,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個政策的好處,有一些人暫時無法理解這個農村合作醫療的,還請兩位幫大家普及一下。”
“這政策是好,可是一些村民看不到里面的好處,那就很難接受。因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是需要交錢的,一家一戶一千元,有些人就是舍不得花這一千元,所以要辛苦兩位叔叔了。”
郭直連道:“你放心,這個政策這么好,我一定會向村民做好普及,做好解釋。”
王連相也說道:“你就放心交給我們兩個,一定會完成的非常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