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輝煌書店。
經理正皺著眉頭,看著懸掛在店鋪內的條幅。
他其實并不理解,在這種環境下,為什么要強推一本武俠小說。
武俠……
什么年代了?
這玩意還有人看?
但這是公司總部的決定,不是他這個小小的經理可以左右的。
可問題是,懸掛《昆侖》影響了他管轄書店的銷售額。
這條幅,就是一個推薦位。
但不同的書,吃到相同的推薦位,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
拿某點舉例,你把一個白金大佬的書,和一個撲街——尤其是這個撲街還寫了本《全能創作者》,放在同一個推薦位上。
白金的成績,肯定吊打撲街。
同樣的,如果條幅懸掛的是最近大火的書籍,那么銷量,肯定要吊打《昆侖》。
但另經理欣慰的是,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了。
總部那邊,給的期限是三天,如果成績好,自然會延期,可如果成績不好……
經理搖搖頭,對一旁的店員說道:“如果《昆侖》今天的銷量還不好,那就換掉它!”
店員點點頭,隨后開啟了書店的大門。
接下來看到的場面,讓店員微微一愣。
只見書店門前,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而且大多是三十歲以上的打工人,各個西裝革履。
“這是什么情況?”
店員張了張嘴,有點懵。
這群人并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直奔書店而去,嘴里還念叨著,
“《昆侖》在哪?”
“今天怎么開店這么慢,搞的我都快遲到了!”
“我要兩本!”
“……”
等這群人走后,經理摸了摸頭頂的頭發,呆呆的問道。
“這一會賣了多少本?”
“一百二十七本。”
店員回答道,有零有整。
“這是什么情況?”
經理同樣問出了經典問句。
你要說這是市面上最火的書,那還情有可原。
可這是……《昆侖》!
一直不溫不火的《昆侖》!
怎么會出現有人排隊等書店開門就為了買書的情況?
經理喃喃自語。
“今天是特殊情況,對吧,這群人只是湊巧聚在了一起。”
店員看了看后續已經變的很正常的人群,不確定的回答了一句。
“應該……”
“是吧?”
……
林齊大佬的號召力,或者說武俠這個分類的號召力是驚人的。
或許在武俠沉寂的時候,他們也跟著沉寂了下去。
但如果,當曾經的扛鼎人物,突然站出來說,“不,武俠還有救!”
那么,這些沉寂下去的人,是不會吝嗇這二十塊錢的。
華夏書局對外的定價,是二十一本。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昆侖》開始逆勢上揚。
當天,銷量就突破五萬本!
華夏書局。
胡維和萬海都笑開了花。
尤其是胡維,他知道,這五萬本只是開始。
《昆侖》口碑還在發酵。
只不過這個速度,在人為干預下,被提高了無數倍。
……
對于《昆侖》的銷量,李望并不知曉。
他從沒主動問過,編輯自然也不會主動告訴他。
當然,就算不問,李望也知道,《昆侖》前期的銷量,可能不怎么好。
這從編輯的態度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