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紀的是離開過袁家堡,可他的輕功了得,我們無法跟上,所以他離開袁家堡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不過縣衙的人沒有出現在袁家堡。"三人中有人回答。
"這怪不得你們,姓紀的輕功己達化境,任誰也跟不上。不過,你馬上去趟縣衙。"
"去干啥?"
"我讓師爺寫封恫嚇信,你送去。"
師爺覺得可行便說:"好,我馬上寫,有了這封信作鋪填,通判再去也許能成。"
聽到這里,紀宇清暗中冷笑。轉身離去,直奔縣衙去見趙亦善。
"你是來謝我嗎?你我之間無須客套。"趙亦善見紀宇清去而復返說,雖是說笶,臉上卻并無笑意。
紀宇清倒笑了:"我知你心中不爽,若謝你會讓你更不爽,兄臺為人小弟豈不知?我是來讓你避禍的。"
"避禍?此話怎講。"趙亦善睜大了眼睛。
"你己知道,袁繼才很早就參加了起義軍,小弟斷定他和袁家堡滅門有關聯。那么他背后有著不一般的勢力。你判他敗訴,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這就對你不利,甚至有性命之憂。"
"他敢殺朝庭命官?膽大包天了。"趙亦善有些不信。
"他們敢滅袁家堡而逍遙法外,殺你一個文弱書生有何不敢?你雖是朝庭命官,但品級再低,你有沒有聽說別地知府被殺!"
趙亦善沉黙了一下說:"這判決雖嫌草率,但依據事實法度判得無誤。即便他們不甘心,事以至此,怕有啥用!"
"當然我們并不怕他們,但袁家滅門足以說明他們狠毒兇殘,我們不得不防啊。"
"有啥辦法,要殺我來好了。"趙亦善傲然說,但語氣中還是有些無倷。
"有辦法的,你馬上寫一份折子,立即送府衙,就說家中老母病重,急需回去照料。請準之后不必回縣衙,直接去老家便了。我這里有些銀兩,你拿去聊作盤纏。這事因我而起,讓你受累了。"
"老母倒確實患病在床,要不然我這里上仼會帶上一家的,我一人來這里,就是讓賤內照顧老母。"
"這就是了。歷代帝皇都行孝治,當今皇上出身貧寒,更看重這個,所以府臺一定會同意你請辭一段時間的。待風頭過了再回來。你走之后,由我對付他們,而我正要找他們查清義父滅門一案呢。"
"哪好吧,就按你說的辦。我走了,你也要小心些。"
"放心吧,你走了,我也少了牽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