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見外了。不過今天小弟來是想向兄長了解一點事情。"
"我知道賢弟來必有事,說吧,為兄知無不言。"
"當初兄長投了朱元璋的義軍,想必知道朱亮祖這個人吧?"
"賢弟打聽他干什么?"
"他和我義父被滅門有些牽連,我想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以及他怎樣當上廣州將軍的。"
趙亦善驚訝地說:"他一個封疆大吏,為何與袁家滅門有關,且遠隔千里。"
"說起來話長,小弟也在查證,所以來請教兄長。"紀宇清不想將細節告訴趙亦善。
"賢弟不想說就不說。不過朱亮袓乃當今皇上信任的人。其武藝高超,作戰勇敢。手下也有不少善戰之輩,賢弟若要與他為敵恐非易事。"
"他有軍隊。"
"是啊,且是精兵。要不皇上也不會讓他守邊。"
紀宇清點頭說:"這就對了。"
"難道滅門案是他做下的?不可能啊,他的轄地在二廣,怎會到江西來殺人?而我這個地方官怎不知?"
"其中確有些蹊蹺。"
"賢弟這可不是玩的,要慎重啊。"
"放心,眼下也只是懷疑。"
"為兄知道你的辦案能力,但此亊干系重大,既便有證據也不可輕動,除非有萬全之策。"
"兄長放心,小弟知道進退。"
"那就好,他畢競是封疆大吏,皇上倚重之人。"
"他的為人怎樣?"
"為兄當時投的是湯和所部,僅見過一二面,并無接觸,他的為人也是道聽途說。說他貪心很大,常為戰利品與他部發生糾纏,為此曾受到訓戒,朱元璋總是寬容他。"
"那時打天下,正是用人之際。"
"是啊。不過他是皇上的救命恩人,即便犯了點事,也會放他一馬的。"
"兄長說的是,但打天下和治天下不是同一會事。朱元璋要想坐穩江山,必須吏治清明,貪腐和害民定是整肅重點。"
"話雖如此,但在官場上不一定應驗。為何歷朝歷代貪官多,清官少。奸臣多,忠臣少?你也在官場走過的。"
紀宇清當然知道,元朝順帝后期的腐敗與黑喑,正因此,他才不愿再度出仕,甘為一介草民。而趙亦善的話題不是他來縣衙所要談的。便說:"袁家堡主是我義父,殺父之仇怎能不報!否則何以立于人世?"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趙亦善點頭稱是說:"可惜為兄只是芝麻官,幫不上你什么忙。若朱亮袓果真與滅門案有關的兇犯,依你脾性自不會放過他。如果能收集到他的犯罪證據,在皇上那里參他一本,也許有用。但你一介布衣,做不到這一點。"
紀宇清明白趙亦善身在官場,想法不一樣,又是一介書生。他說:"事在人去做,千難萬難我也不會放棄,成敗在于邪不壓正。"
"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