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御史的職責為,主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在京城巡視京營,監臨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
而在外則是巡按,也就是所謂的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總之就是官不大,但卻權不小的典型代表之一。
而且最讓這群御史名揚天下的,其實還是他們懟天懟地懟空氣,氣急了甚至直接懟皇帝,一副拼命三郎的樣子可謂是讓人望而生畏。
簡單來說,這群人除了不懟自己以外,有時候就是同屬于都察院的同事,他們都照懟不誤。
身為左副都御史的李青松,是一個正四品的言官,其出名的路上就是不停的懟人,直到懟倒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官大臣,這才讓他成為了現在的左副都御史。
所以杜顯明讓李青松出馬,由此也可見他對王闊的重視了。
對于這件事王闊還不知曉,他也沒有想到僅憑自己的一封書信,杜顯明就會給自己派來這么一位大神來。
從他派人去京城送信開始,已經過去了三天,所以王闊估摸著三天的時間,他需要的人也應該快到了。
近百里的路程一來一回就要兩天的時間,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是那種專業跑八百里加急的,何況到了京城請援,人家不也需要安排一下?考慮一番?
三天差不多了,而且這還是不仔細考慮的前提,要不然四天、五天也一樣有可能。
此時的王闊在經過這三天的明察暗訪后,也終于算是不負眾望,找到了一些關于金治貿的罪證。
這一點其實就是王闊都沒有猜到,因為自打他得知金治貿已經知道他來了以后,心中就有了找不到證據的準備。
可誰能猜得到,這金治貿也不知道是腦子壞掉了,還是感覺有金源候在后面撐他,就感覺高枕無憂了。
堂堂的風評縣愣是讓他搞得天怒人怨,僅僅是在王闊的幾次暗訪以后,就知道了這家伙多次對當地的富戶動手,收刮了一大筆民脂民膏。
宋府,后院會客廳內,宋東坡正坐在下手的位置,滿臉恭敬的看著這個還不如他兒子大青年。
“放心吧,這件事有我在,保證還你們風評縣一個朗朗乾坤。”王闊雙眼中閃爍著滿意的神色。
對于宋東坡的選擇王闊真的很滿意,這幾天經過明察暗訪,他得知整個風評縣有四五家富戶都被金治貿當成了豬養,一肥起來就會收割一波,但這四五家卻只有宋東坡愿意出來舉證不說,這家伙居然還留下了不少證據。
“那草民就先謝過大人了。”
啪啪……宋東坡拍了拍手掌,頓時一名漂亮的丫鬟就從門外端著一個盤子走了進來。
“大人,這是草民的一點心意,還望大人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