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家當?王娟不由得一愣,可畢竟是人家的家事,她也不能多問,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劉雯想了想,“我二姐就在邊上農場當知青。”這事哪怕她避而不談,萬一遇上咋辦。
而且她要給家里郵寄一份平安信,是通過農場郵寄出去,不就是和劉霞是一個郵戳,劉家人一定會和劉霞提。
之前劉霞就不停的抱怨說當知青如何辛苦,可是把翟敏給心疼的在家找劉雯發泄。
知道她就在農場附近,指不定心疼女兒的翟敏會通知劉霞,后者知道后,一定會各種找她,想著可以幫她干活。
所以同行的知青,知道她沒有留在農場那種可憐的表情,而她卻是很開心,實在是不想和劉霞待在一個地方,哪怕農場立馬分連隊,都不樂意。
至于很多人覺得不好的村子,現在一番了解下來,劉雯覺得挺好的。
雖然沒有按月發工資,可架不住有足夠的自留地,不說吃飽,起碼可以不用挨餓,可以慢慢的養身體。1
至于賺錢,那是以后的事,現在工資再存著,能存多少。
“我來這里,要不要和李姐他們吃頓飯。”畢竟她是后來的,是不是應該做頓飯請他們吃,算是認識。
看著小心翼翼的劉雯,王娟笑了,“不用不用。”
“不管是李亞楠還是李婉,她們都是習慣自己吃飯。”
“她們也許沒有多久就要離開農場。”
離開農場啊,劉雯以為是她們家里給她們找到工作,比如父母退休,讓她們去接班。
“在咱這里,想要離開村子,除了家里父母退休,讓你回去接班,也可以和隔壁農場的人談戀愛。”
“只要打了結婚證,就可以等著去農場。”王娟說了為何本村知青不多的原因,也是告訴劉雯,沒有必要熟悉,以后就是陌生人。
而且她這么熱情,會讓人多想。
這樣啊,劉雯懂了,“那男知青那邊?”
“男知青也不是很多,不過比女知青多,等李亞楠她們去農場后,就兩個女知青。”
“而男知青的話,有六個。”王娟一邊幫劉雯烤魚,一邊簡單的說下知青院的情況。
“所以咱這里也沒有啥大的矛盾。”
“如果要去山上弄柴火,可以讓他們男的去,就是要給他們做飯。”
“他們手藝不咋的。”王娟覺得劉雯的廚藝不錯,應該會讓那些男知青滿意,不會挑剔。
劉雯真的不懂了,不是說各自做各自的飯菜,怎么和男知青一起吃飯。
算了,不懂的事,就不要想,反正人多人少一樣做飯,聽王娟的意思,男知青還能幫忙砍柴。
“我沒有意見。”劉雯表示多些人吃飯都是一樣,“以前我都是要做七個人的飯菜。”
劉雯一邊說一邊準備烤魚,可惜沒有燒烤架,所以只能不停的用手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