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兒咱們吃完飯帶全體隊員去那片坡地集結,都戴上咱們繳獲的鬼子鋼盔。”
陳三道:“強哥,咱們都走了,城門交給誰看?”
“你去通知成玉吳大夫,讓他多排些人手扮成鬼子和偽軍看城門,尤其是西門這里一定要讓他們裝的像那么回事。同時告訴他,要是膽敢放一個人出城,我一顆子彈都不會給他,回來還要收拾他。”
“明白了,強哥,我現在就去找吳大夫。”
吃完飯任自強帶領全體隊員很快來到看好的伏擊戰場,發現大路沿著丘陵底部蜿蜒西行,時隱時現。
通過參照小鬼子中隊的行軍隊列長度,經過仔細勘察以及用腳步一步步丈量,他很快選好伏擊陣地。
伏擊陣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距離大路七八十米遠的山丘頂部,另一部分設置在大路拐彎處,距離大路一米多不到兩米遠處。
鬼子這會兒起碼還在二十多里甚至三十里外,考慮到此時已到午飯時間,鬼子總要在中途休息吃飯,所以留給任自強一行人布置伏擊陣地的時間很充足。
他首先選了陳三、周青等八名身手最好的隊員在大路拐彎處兩邊都挖掘藏身之處,一邊四個,另一邊五個。
之所以多一個藏身位置,那是任自強的,他包攬押解隊伍最后的兩名小鬼子。
為了切實保證那些被鬼子押解的女人的生命安全,包括任自強在內的這組隊員是不能用槍的,手槍都不可以,而是用隨身軍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以免帶來誤傷。
其他人在劉三水、何大壯的帶領下,在山丘頂部構建重機槍、輕機槍、花機關、神槍手掩體。
這次依舊用不到炮隊,炮兵也拿上花機關充當火力手。而且大頭也沒閑著,當起了神槍手。
山丘頂上的掩體任自強不用檢查太細,他重點關注的是大路兩邊的掩體。
他向陳三、周青等八名隊員再三叮囑:“這次咱們就藏身小鬼子眼皮底下,所以挖掘掩體時一定注意細節,挖出的新鮮泥土一點都不能留在原地,挖掘的深度和形狀要適合咱們聽到號令時突然發力,迅速擊殺目標。”
為此任自強還為他們示范出擊時的姿勢,以此為參照再按照自己的身高體型考量。并每個人再三模擬偽裝以及出擊動作,確定沒有問題才罷休。
同時他為了這次伏擊成功,可謂操心到極致,連掩體上遮掩的茅草因缺失水分而帶來的變化,會導致和藏身附近的野草有差異都考慮到了。
為了保證茅草根部有水分可以汲取,存活的久一點,遮蓋的茅草根部都是帶著泥土,其性質一如后世足球場上的綠茵草皮。
埋伏時的紀律不用他過多強調,為了不暴露伏擊陣地,任自強相信這些隊員一定會像援朝戰爭中烈火燒身而穩如磐石的‘邱烈士’一樣。
因為任自強也要埋伏,因此他把發起總攻擊信號的任務交給劉三水。劉三水的目標依舊是身背電臺的小鬼子通訊兵,全體隊員以他的槍聲為號開始發起總攻擊。
攻擊時間就定在小鬼子前隊最后一個人走出拐彎位置開始,劉三水等一干神槍手解決鬼子隊伍中有價值的目標,何大壯他們用猛烈火力覆蓋小鬼子行軍隊列。
任自強、陳三、周青等九人則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押解隊伍中的鬼子兵,用冷兵器解決目標,安全無虞的解救出全部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