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夏富康的可疑性最大,回去后肯定要花心思做一番調查。當然,第一件事是準備接受處分。
處分的結果,可想而知。
作為刑偵口的事情,夏富康大義凜然,說雖然嫌疑人跟自己有親屬關系,但他十分不愿看到意外的發生,這完全是嚴重的工作失誤,影響極為惡劣,他作為支隊長肯定有責任,愿意接受上級的處分決定。同時,他提出作為押解小組的負責人劉國慶,更是難辭其咎,必須撤職嚴懲。
其實,這番言論并不合適。夏富康是可以主動領責,但對張本民的嚴厲指責和處分措施的提出卻不妥,雖然從慣例上講是也該撤職處分,但還輪不到他發話。
這一點,夏富康自然是知道的,他無非就是想表個態,然后帶出主要目的,煽個風點個火,那樣就能壓住張本民頭上的光環,順利地將其職務給撤掉。
的確,夏富康的做法奏效了,因為他還找兩個班子成員幫腔。
局領導班子開會專門研究張本民的處分決定時,幫腔的人就一唱一和地提了出來,應該按照規章辦事,撤職。
王樂笙提出了不同意見,說面對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押解,刑偵支隊的安排不盡合理,首先押解人員人數偏少,其次讓治安口的干警做負責人也有失周全。
幫腔的人似乎已然做好反擊的準備,說人數偏少,是為了不引起注意,悄然行事也是高效的方法之一,至于讓刑偵口以外的同志做押解小組的負責人,則是為了避嫌,畢竟犯罪嫌疑人與刑偵支隊隊長有親屬關系。
局長狄耘有點為難,考慮到全省特警技能大比武的事,原本還想從輕處理,現在似乎有點難以開口,再者,最終還要將此事上報省廳,如果不按常規辦理怕是也有不妥,所以最終,還是同意撤職的決定。只不過,他讓王樂笙先找張本民談一談,也好有個心理緩沖過程,免得年輕人心氣浮躁,再鬧點什么事端出來。
王樂笙無奈,只好照辦。
張本民對處分結果并不意外,面對王樂笙,他表明夏治逃脫完全是有預謀的,目前,他判斷幕后就是夏富康。
“事實可能如你所說,但想拿到證據,很難。”王樂笙嘆了口氣,道:“現在就你的處境而言,要想翻盤,只有將夏治捉拿歸案。”
“難度不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當時你報案,事發地轄區警方有相關信息記錄吧。”
“有是有,但不能驚動他們。”張本民道,“夏富康能在事發地設陷阱,說明勢力觸角已經到了那個地方,只要我一行動,就會打草驚蛇。”
“那你從何下手?”
“報警做筆錄時我就注意了,記了小貨車司機的家庭地址信息,村、組、戶,都記住了。”
“哦,那好。”王樂笙點點頭,“你可以帶幾個人過去,悄然行動。要多考慮一點可能出現的情況,早點想好應對措施。”
“謝謝王主任,我會拼盡全力的,因為這關系到未來的出路。”張本民認真地點著頭,“另外,我覺得夏富康心術不正,還請王主任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嗯。”王樂笙也是一點頭,道:“那種人,在工作、社交中會碰到不少,親近不得,但也得罪不得,學會相處非常重要。很高興,你已經有所認知,以后希望做得更好!”
“會的,我會好好努力,不辜負王主任的鼓勵。”張本民尋思了下,又道:“夏富康和鄭得冠的關系怎樣,不知您是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