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件不平靜的事情。昌婉婷調走了,去了省城。
各種緣由自不必說,也沒法說。
怎么說,都有些黯然神傷。
在昌婉婷動身的那天,張本民去送行了,只不過,是默默地在站臺的角落里。
之后,他也動身啟程,回老家。
故鄉是和煦的港灣,是一味良藥,能給游子療去心頭的凄凄之氣。張本民真切地感覺到了那股醇厚的溫情暖意,每當看著奶奶慈祥安泰的樣子,看到魏春芳真心實意地忙活著,還有乖巧賢惠的魏丁香,他覺著這日子,挺好的。但是,生活遠遠不止于此,尤其想到自己是回到前幾十年再活一回,可不能辜負了大好時光。
在“貪圖享樂”了些日子后,張本民去了鄉大院。怎么說,也到了該冒個頭的時候了,畢竟“上班”已有半年,得露個面。
來到屏壩街,熟悉一切不斷映入眼簾,往事歷歷在目。
“喲,這不是張老板嘛。”快到鄉大院時,迎面碰上了華子,他似乎沒了以前的粗淺暴戾,變得老道多了,“不過,現在喊張老板不太合適,我知道你的關系關在鄉大院。”
“不是掛,就是工作,只不過前段時間外派而已。”張本民并不否認。
“真有關系,剛參加工作就外派。”
“學習,得多學點經驗,要不怎么更好地工作?”
“學成歸來了?”
“早了,學無止境。”張本民大量著華子,“你倒是可以啊,這一年半載的,長進不小,可懂不少事了。對了,在哪兒發財?”
“主要是縣城,市區也常去。”
“做些什么?”
“什么賺錢就做什么,商品社會嘛,經濟打頭,怎么著不都為了錢嘛。”
“行啊,有能力。”
“也不是,只是運氣好罷了,主要在大墻里碰到了貴人,說到底,還得感謝你。”華子說著抱起了膀子,很明顯,他不想以這種方式交談,于是口氣一變,道:“張本民,你小時牛比哄哄的,靠著學習好,鄉里都把你吹上天了,可最后還是進了鄉大院,屈才啊,你不覺得憋屈?”
“農村天地寬,回鄉里工作大有可為。”張本民笑道,“你覺得城市好,能到城市去就是成功?”
“差不多吧,因為城市機遇多,隨便干點什么都掙錢,在農村能干啥?撥弄兩畝地?”
說到機遇,張本民想到了幾個月前跟宋廣田說過的一件事:南方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