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余糧在關鍵時刻起到了作用,悶不吭聲地在旁邊找了個皮卷尺,說得量量長度,十四米太長了,即便短個幾十公分,憑肉眼也不太容易看出來。
張本民一琢磨也是,說行,那就量一下。
老板聽后摸起了頭皮,說不用量,肯定足數的。張本民沒聽他的,量一下又不費事,讓事實說話不更踏實么。
這一量,問題來了,板子的長度不是十四米,而是十三米七。再量一塊試試,一樣。繼續了幾塊,都是十三米七。
老板繼續撓著頭,說不應該啊,做到時候就是照著十四米下的料子呢。
老板娘過來了,臉色拉著,說這種半手工的產品有誤差是正常的,要是拿這點說事那就沒意思了。
張本民沒有客氣,說啥叫誤差?偶爾出現或者差別不大,那叫誤差,你們這板子可全部都有啊,而且差別還不小,一共十四米的長度,咣一下就少三十公分!
老板娘說咋可能呢,于是對著車間里的工人大聲問,這批板子下料是多長?工人回答響亮:十三米七!
尷尬了。
估計是老板讓工人下的料,但沒跟老板娘通氣,結果擺了個烏龍。
老板娘漲紅著臉,轉身走了。
張本民用平和的語氣對老板說,一塊板子就少零點三平方,他買了九十塊板子,就少了二十七平方。一平方含安裝費是三塊二,那么偷工減料下來的錢數就是八十六塊四。
老板一聽忙說補上,肯定會補上的。張本民說這點錢不算什么,但關系到誠信麻煩就大了,誰知道你去安裝的時候會不會使壞,讓房頂每過段時間就有個地方漏水,然后花錢請你來修一下。
有點著急的老板說這樣,總歸就按照整個廠房鋪設,價錢不變,如果不夠,他自己貼,而且還保證三年內如有質量問題,他都免費上們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