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行的話,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想著搞啥打砸搗亂的事了。”高個民警道,“你安穩地等著,俺做中間人,兩天內把興通橋的事給搞定。”
“好吧,大家都是明理的人。”張燎只能給自己找臺階下,“磕磕絆絆的難免,誰吃虧占便宜的也沒有絕對的公平,只要最后事情能談成就行。”
“俺提個建議咋樣,你跟劉總那邊私下里簽個轉讓合同,也甭通過鄉里了,否則只要有人一插手,跟你姐夫啥的一說,你的功勞可能就沒了,或者說得打不小的折扣。”高個民警道,“俺再找劉總談談看,爭取就這么定下來。”
張燎當然是同意的,他巴不得當天就把合同給欠了,然后回去就可以炫耀一下他解決事情的能力。
合同早一點簽還是晚一點簽,對張本民是無所謂的,現在他的注意點在橋梁板的生產上。十二條地槽已經開挖完畢,鋼筋網也都扎好,澆混凝土是很快的。兩邊的牽引墩簡單,早已完成。龍門吊的事也有了著落,錢家老大買了臺七成新的,價格很便宜,近幾天就運過來安裝。
就是孫余糧有些垂頭喪氣,興通橋的轉手讓他很有感觸,說還是得認命,窮苦人家的孩子沒有后臺,到社會上做事不可能不被欺負的。張本民開導他,一時吃虧不算什么,畢竟不是一世,還有,人活著主要靠自己,那才是長久的。
簡單幾句話,效果是有的。孫余糧深呼吸著點了下頭,說對,他爹就說過,指望別人很難成大事。
正說著,有人喊孫余糧,說翻斗車油沒了,趕緊加油去。這是孫余糧采取的節省成本措施之一,凡是廠里用的東西,都由他安排。
張本民認可這個做法,確實能堵住不少漏洞,不過他不會親自去抓那事兒,因為對他來說,主要是到外面去開源,而不是守在家里節流。
加油回來的孫余糧,說他得回屏壩一趟,跟各個收國庫券的點聯系的時間早到了,得去付錢取貨。
說到國庫券,張本民一拍腦門,縣城那邊也好長時間沒去了,也得抓緊去一下,要不那兩個女老板娘手里的貨積壓多了,心里一發慌沒準就會拋出去。
當即,兩人分頭行動,各自去聯系點。張本民動身前,還交待錢家老大把興通橋工地的東西都收拾好帶回來。錢家老大也不多問,只管點頭領命去做事。
晚上回到廠里,張本民和孫余糧碰了下,這一趟可又花了不少錢。孫余糧有點沒底,說收那么多券到底有沒有用?現在加一起面值都十多萬了。張本民拍拍他肩膀,胸有成竹地說沒事,到時肯定大賺一筆。
話音剛落,錢家老大進來了,說興通橋已經收拾利索,然后問又有啥項目可大賺一筆了?張本民這會不想說國庫券的事,就說是廠里的項目,等把這批橋梁板忙完,肯定會大賺一筆。然后他扳起手指說,目前有六座橋確定用貨,大概要三百片,每片梁板至少掙五六十元,加一起不也就小兩萬了么?關鍵是時間并不長,按照設計的日生產能力,差不多一個半月時間就能完成。
錢家老大點點頭,說確實能掙到一筆,但這批板梁生產完之后,能接上什么?可不能斷頓吶。張本民輕松地笑笑,說新一批路橋項目馬上就批下來,銷路不用愁,關鍵是要把質量搞好,否則被質檢部門查到有不合格的,那就有些棘手了。
說到質量,錢家老大拍起了胸脯保證,誰知這一拍,從上衣口袋掉出個信封。他彎腰撿起來,嘆了口氣,搖頭笑著說兒子要到縣城買房子,缺錢,結果把他早年點愛好也要禍害了。然后,打開信封,掏出一把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