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田沒應聲,有點出神。
“咋了,是不是覺出了有不妥的地方?”張本民忙問。
“不,不是。”宋廣田搖搖頭,“俺是覺得吧,這個項目是不是非要當成鄉里自主搞的?如果不是,不如就按在你頭上吧,算是鄉里招商引資的咋樣?”
“當然是可以的!”張本民道,“俺還求之不得呢,那樣的話可能賺不少錢呢!”
“就是啊,俺就想讓你多賺一些呢。”宋廣田道:“不過有一點俺比較擔心,以你個人名義搞的話,如果被查到了會咋樣?”
“頂多就是沒收貨品,然后罰款。”
“哦,那也沒多大事兒。”宋廣田道,“剛剛俺琢磨著,還以為生產了劣質地條鋼,到時引出一批不合格的鋼材,最后再引起建筑質量不過關,那問題就大了。”
“那些個鋼材生產廠商也不是傻子,知道啥樣的貨用在啥地方。”張本民道,“用地條鋼生產出來的鋼材成品,比如鋼筋,廠商都會銷往農村地區。因為一般村里蓋房子頂多也就是兩三層,不會是啥高樓大廈,所以那種鋼筋用上去根本沒問題,要不人家外地還會有恁么多地條鋼小企業?”
“行!”宋廣田一點頭,“那好,就恁么定了!”
“你還是找呂建保匯報一下,看看他的意思,包括以誰的名頭去搞。”張本民道,“一定得講清楚,如果鄉里要想賺大錢,那就以鄉里的名義搞。”
“估計不會,首先,鄉里能賺多少錢,呂鄉長也不是太關心,因為上面還有方書記,有功勞也是書記的嘛,他可不愿意做嫁衣;第二,以鄉里的名義搞,責任也大,只要出了問題,不管大小,多數會壓到呂鄉長頭上。”
“嗯,明白了,干得好是別人的功勞,出了問題是自己的錯。”張本民笑道,“好吧,那就讓俺來搞這個項目!”
項目的事就這么定了,張本民松了口氣,剛好可以多關注些郵票的事。
兩天后的下午,“溫情在我心中”老信件背后的故事比賽,在鄉大禮堂舉行。
張本民一直盯著,當鄭金樺上臺后一開口,他一下就激動了起來。
鄭金樺講的主題是“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就是她爹鄭成喜為了讓參軍的鄭建軍能多寫幾封信回家報平安,所以就寄去了很多郵票的故事。
張本民的心跳不斷加速,尤其是看到鄭金樺拿起信封,抽出了那幾“大片”郵票后,簡直要暈厥過去。
沒再聽下去,張本民出了大禮堂,直接去了鄉大院,叮囑宋廣田一定要親自到場,把參賽人員的原始材料收齊!存剛到資料室內。
晚上,在宋廣田的安排下,張本民悄然進入資料室內,用顫抖的手拿起了鄭金樺從家中帶來的信件,慢慢打開,抽出成版的郵票。
藍軍郵!黃軍郵!紫軍郵!
全套!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