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構思食材的搭配。
用心去對待每道工序的做法。
……
只要用心,而且在構思上不出偏差的話,做出來的菜味道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而在這道白葡萄酒清蒸鱖魚上,他確實用心了。
他曾看到一句話:“清蒸對一條魚來說無疑是最高的禮遇……”
從一個廚師的角度來說,他對這句話是非常認可的。
對于肉質鮮美的魚來說,清蒸無疑是保存其美味最好的烹調方法。
整魚只需稍加腌制,和姜蔥在水蒸氣的氤氳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過了姜蔥洗禮后的魚肉去除了腥味徒留鮮味,然后在如花般的蔥絲和紅椒絲的裝飾下,烹以少許豉油調味,最后,在熱油的醍醐灌頂后盛裝華麗登場。
整個過程簡直就是一場洗禮。
魚還是那條魚,完整如初,卻已是肉如凝脂味極鮮。
撥開紅綠相間的蔥絲紅椒絲,夾起一塊雪白的魚肉,蘸些許豉油,入口是肉質鮮美·唇齒留香,魚肉自身的鮮美完美保存,看似輕描淡寫,卻正好恰如其分,增一分則濃,減一分則淡了。
伊凡忍不住為自己的這道菜點了個贊。
盡管這道白葡萄酒蒸魚,并沒有達到上品一等美味的級別,更不是絕品,但對他而言,這道菜對他的收獲,卻未必比絕品水晶蝦餃少。
這是一種頓悟。
確實是頓悟。
在很多人看來,做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要想做好卻并不容易,需要有名師的指點。
可伊凡現在發現,未必是這樣的。
用心更重要。
尤其是對于菜品的創新或微創新而言。
打個比方,伊凡作為江孟林的徒弟,他可以在老江那里學到很多技巧新的東西,但一旦涉及到創新,老江就未必能幫到他了。
此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去了解食材,研究食材的搭配,然后構想合適的烹飪方式。
所有的這一切,師父未必能教,但只要用心,就能在網上找到合適的資料。
伊凡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掌握的或網上所找到的資料,來組合,來設計,就成為了創新。
這就是他今天最大的收獲,而不是單純的一道菜。
很顯然,這道菜確實是不錯的,首先就得到了董小宛認可。
“小呆,這魚好好吃!比松鼠魚好吃!”
這就是區別。
同樣是鱖魚,同樣是上品二等美味,但董小宛偏偏更喜歡清蒸鱖魚。
這就是清蒸魚的魅力。
以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來保持魚的鮮嫩和原汁原味,會讓那些對味道和質感更有講究的人更喜歡,她們喜歡的就是原汁原味,而不是各種調配料所調配出來的復雜味道。
當然,每個人對味道的要求也不一樣。
比如說方以智,他就在松鼠魚和清蒸魚之間左右為難,左一口,右一口,交替著進行,似乎很難取舍。
“師父,以后我可不可以天天到望月樓來吃?”
很顯然,他已經被桌上的幾道美食所迷戀。
“可以,你給銀子就可以了。”
這是伊凡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