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耀重工占地達15萬平方米,為首的建筑大樓是辦公中心,四周被大型廠房包圍,剛進入園區就能看到一批剛出廠的重卡陸續駛出園區,這是訂單交付的其中一個過程。
宋易自然不太了解川耀重工目前的處境,只是覺得孟皎還真是一個小富婆,家里的企業居然干的這么大。
但這也是表面現象,不管是建址費用還是工人以及其他開資,都是一個企業需要承擔的巨大壓力。
進了電梯一直來到十六樓,入眼便是開闊的辦公區域,值得讓人注意的是,這些人里幾乎全都是華國人,相較于扶桑企業,扶桑人的占比可謂是少之又少,這也許就是孟耀軍的魅力所在。
“孟叔,沒想到您的企業里有這么多華國人啊。”跟在孟耀軍后頭,宋易環視著周圍,忍不住說了一句。
談及這個,孟耀軍倒是很欣慰,“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學的學生,也有些想在扶桑發展,畢竟我是華國人,更多的機會還是要留給咱們華人的。”
孟耀軍并不是在展現自己有多高尚,實際上他的出發點確實如此,相較于技術方面,扶桑本土有很大一批人才,但孟耀軍卻極少雇傭,同等工資下,孟耀軍愿意用招聘一個扶桑高級工程師的薪酬去選擇一個經驗稍遜的華人。
甚至是很多人離職后,孟耀軍也會給他們提供國內的入職渠道,希望他們能回國為上峰做出貢獻。
當然這并不代表川耀重工沒有扶桑人,核心技術方面確實很少見到扶桑人的身影,但廠房的工人將近七成都是扶桑人。
孟耀軍當初是在扶桑起家的,根基也在這里,不然孟耀軍如何不想將事業放在華國。
只是眼下孟耀軍所透露出的多是一種無奈,他算不上優秀的企業家,川耀重工也僅僅是夾縫生存的重工企業之一,很快這一切將付之一炬。
很多的心酸只有他知道,公司里不乏有高層也嗅到了危機感。一些扶桑股東也對孟耀軍失去了信任。
“董事長來了。”
孟耀軍領著宋易穿過走道,現在還沒到下班的時間,他的出現也只是讓其他員工稍感片刻詫異。
他們自然不知道自家老板剛才遇到了什么危險,都開始埋頭手上的工作。
只是董事長身上的傷是怎么回事?
相較于其他企業,孟耀軍這個董事長給他們的感覺有很大的不同。
好說話,不苛責員工。
僅僅是這些嗎?
顯然這不能成為他們愿意為川耀重工辛勤工作的原因。
孟耀軍從不和下屬談什么理想,理想太虛浮,談錢才是最現實的。
比起在扶桑本土企業那些扶桑上司的咄咄逼人,川耀重工不知道好了多少。
沒有國內企業的壓榨,多了一份對員工的包容,這也是川耀重工當初能壯大的原因。
但這還不夠。
而宋易的出現也讓這些人感到了好奇,畢竟企業高層連帶著股東他們都是認識,唯獨宋易是個陌生的面孔,能被董事長親自領路,那自然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
“小宋,坐吧。”孟耀軍親自為宋易搬來椅子,這頗讓宋易有些受寵若驚。